首页 > 科普视频 > 南通人的一天

让老人活得有尊严、有意义

2021-07-13 10:06:18 播放:17236

视频内容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血缘和亲情衍生出了一系列道德伦理,它们让“在家养老”成为现在中国最主要的养老方式;更何况长久以来,大众眼里的养老院都与冰冷、压抑这类词汇挂钩。这些也是大多数中国人不愿意将老人送进养老院的原因。


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压力越来越大,养老院也成为了不少子女的无奈之选。但养老院的环境和医疗护理条件一向令人担心“自己的父母究竟能不能在这里得到悉心照料,工作人员会不会消极怠工不管老人?”......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到了南通一家民营养老机构——礼爱介护中心,为大家展示在这里工作的护理员王怡的一天。


01


我们到达礼爱介护中心的时候,王怡正在参与晨会。医护人员们在晨会上进行夜班和早班交接,交代昨晚老人吃药、饮食、身体等方面的情况。在全体会议结束之后,王怡身为护工长还仔细检查了昨晚护理员们关于老人翻身、鼻饲、清理的记录。护理员在8小时工作时间里负责老人的生活照护工作,每天三个班次交替,工作时间有一小时左右的重叠以方便无缝照顾老人。



完成了晨会交接,王怡开始准备早操的动员。她需要耐心地询问每一个老人今天做操的意愿,经过老人的同意之后再一对一护送到大厅里,交给做操时负责全程监护的医生和护理员。一路上王怡和老人聊着昨天的见闻。遇到一同前来活动的老人,也能通过聊天和辅助运动,让他们融入早操的氛围,呈现一种家庭式的轻松融洽。


老人兼具孩子的任性和成人的自尊,每一位老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想法,所以生活习惯和介护中心的日程安排可能会产生冲突。为了鼓励他们多活动活动,介护中心还为这些锻炼活动设置了小奖励,只要老人每个月达到活动次数就会赠送他们牙膏、毛巾、假牙收纳盒之类的生活必需品或老人心仪的物品。



作为护理员,王怡记得这里每一个老人的个人习惯和身体情况,在做早操的时候依次记录他们的出勤率和活动表现。她认为奖励虽然并不贵重,但能给老人一种寻求自我价值的成就感,这是比任何东西都要重要的。




02


这里的一部分老人没有自理能力,但是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还是喜欢活动的。除了早操之外,介护中心还为他们设置了专门的康复活动室,里面有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设计的康复器械,还有专业的康复师为老人提供康复训练服务。活动室边上是按摩室,由护理员在日方专家的指导下对老人进行手足部护理。



住在养老院的老人往往洗澡频率比较低,身上会带有难闻的“老人味”,这是一些护理员怕烦、怕累或者老人担心自己洗澡摔跤造成的。但在这里,即使是按摩的过程中,空气清新一如既往;恰当的室温和按摩技巧,配合着舒缓的音乐,完全可以切身感受到王怡所说“愈”的治疗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十一点半左右是介护中心的午餐时间,厨房根据老人的身体要求制作了专门的营养餐。王怡说这里的习惯是让老人尽量在餐厅用餐,总是待在房间里会让他们的心情和健康受到负面影响;集中式的用餐方式不仅方便了护理员照顾老人饮食,还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增进老人之间交流的作用。



下午是老人的自由活动时间,王怡的职责是在他们娱乐的时候看护老人的身体,让他们能够像年轻时那样愉快地体验生活的乐趣。她可以给爱打麻将的“老雀神”当一个牌搭子,为唱歌的“老歌友”点歌、递话筒,也可在爱看电影的“老影迷”身边默默守护……不过有的时候,王怡对于老人的要求并非百依百顺。凡是老人提出有风险的活动,她会先和他们解释明白这是为他们的健康着想,再提出一些折中的方案让老人选择。



03


听王怡介绍,这里的护理员都是从非护理行业从业者里筛选出认真、负责的人,再由日方专家给他们培训正确的介护方式。这样不仅是对老人用心,也能让他们尽快接受介护的理念和技巧、防止护理员因为动作不当受伤。每个像王怡这样的护理员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需要学习基础的人体医学常识、咳痰吸引、各种常见疾病的特征、心理学、介护的过程、沟通技巧和礼仪、营养学等等。



“介护”并不是一个新兴的理念,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出现在了日本的养老机构。它综合了“身体照护”和“家务服务”的双重概念,以照顾老人日常生活起居为基础、为独立生活有困难者提供帮助。介护基本理念是自立支援,尊重老人的意愿,根据老人身体状况判断护理内容。介护目标是帮助老年人实现社会生活参与度、提高其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人生价值。


其中最吸引人的是“自立支援,尊重老人的意愿”这一点。介护的理念意味着这里不会像普通护理员一样把你当成没用的病人,而会让你活得有尊严、有意义



现在国内的养老设施正在日渐完善中,越来越多的先进养老理念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好的养老院没能力送,一般的不忍心送”依旧是为人子女目前面对的难题。


希望未来的养老机制进一步改进,

在优秀养老院运营成本难以下降的情况下,

让老人幸福的权利和家庭负担之间得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