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要喝水,但是喝水也是有讲究的,喝太多不行,和太少了也不行,不同的年龄阶段对水的摄入量也不同,我们要学会科学饮水。
减肥不喝水,引发了脑梗?
据新晚报报道,18岁的小莫长得很漂亮,是一名模特。为了在上台前,控制体重,呈现一个完美的形体体态,小莫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正常进食,甚至连喝水,一天也不超过一小口。
但是大量的训练,已经超过了身体负荷,小莫在台上训练时,突然两眼一黑,晕倒了。
经过医院检查,莫丽卡整个大脑已经完全梗死,还有“烟雾病”,而其中很大原因,和长期缺水有关,身体内的血液浓稠,从而诱发了脑梗。
身体内正常含水量达到60%-70%,水参与身体各个活动,而身体每时每刻都在丢失水分,只有保持水的补充,才能让人体水分平衡。
人一天到底喝多少水,才能满足身体需求呢?根据2016年的膳食指南建议,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饮水标准”。
6个月—1岁:水总摄入量为900ml/每日
1—2岁:水总摄入量为1300ml/每日
2—3岁:水总摄入量为600ml—700ml/每日
4—5岁:水总摄入量为700ml—800ml/每日
5—7岁:水总摄入量为800ml/每日
7—10岁:水总摄入量为1000ml/每日
成年人:水总摄入量为1500ml—1700ml/每日
哺乳期女性:水总摄入量为2100ml/每日
另外,运动员和户外工作人员,需根据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
喝水对于很多人而言,就像是完成打卡任务,如果不是感觉到口渴,很少会主动去喝水。偶尔一次喝水少,不会对身体有明显影响,但长期饮水不足,可能会让身体发生质的变化。
据《中国水与生命质量认知调查报告》显示,95.3%的人不会喝水,65.9%的人渴了才去饮水,只有5%左右的人会定时主动饮水。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发表在 Physiology的一项研究发现,年纪越大的人,越需要多喝水。
人体通过饮水进行水合作用,从而对人体体温进行调节,以达到预防疲劳、肌肉酸痛等目的。
研究人员表示,老年人运动时,热量发挥和提高体温机制比年轻人慢,大脑发出口渴信号,与身体缺水的情况有时间差异,因此建议不管是否口渴,老年人都应当适量补充水分,从而补偿体温调节。
1、便秘
大便70%都是水分,若身体缺水,大便不容易凝结,导致大便干燥,排泄不畅。
2、痛风
喝水少,不利于将身体尿酸排出体外,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增加痛风发作几率。
3、结石
临床观察发现,肾结石、尿结石等患者,往往饮水量不达标。喝水过少,尿量也随之减少,身体内的废弃物不能随着尿液排出,容易在体内凝结成石。
4、诱发血栓
“三高”患者若饮水不足,容易使血液变得粘稠,血液循环变慢,可引起血液斑块积累,从而诱发脑梗、心梗。
对于健康人群而言,多喝水有利于促进身体代谢,排出废弃物。但大量水分涌入肾脏,也增加了肾脏的工作量。
对于肾功能存在问题的人群,多喝水可能增加肾脏负担,反而导致排尿习惯改变,严重时还会引起水肿等症状。
当水的摄入量超过身体需求量,就会造成水分滞留在机体,从而稀释血钾,降低钠离子浓度,可引起低钠血症,也就是“水中毒”。患者可出现头痛、嗜睡、视力模糊等症状。
所以,总的来说,喝水不要喝过多、喝过快,尤其是这7类老年人建议要控制饮水量。
患高血压的老年人;
患冠心病、心衰等心脏疾病的老年人;
患急慢性肾炎、肾衰竭、尿毒症等肾脏疾病的老年人;
患肝硬化、肝癌、肝衰竭等肝脏疾病的老年人;
患严重胃肠道疾病的老年人;
患急性胰腺炎的老年人;
患急性胆囊炎的老年人。
那怎么知道我们喝的水够不够,或者身体缺水了呢?可以通过尿液判断。正常的尿液颜色呈淡黄色,如果喝水少,颜色会呈现淡黄色或者褐色,喝水过量则是透明无色。
人每天离不开水,但一些错误的饮水方式,反而不利于健康。
1,饮用“生水”
生水是指没有经过杀菌处理的水,这些水源存在致病菌、寄生虫的风险,直接饮用,可能引起腹泻、呕吐。
2,常喝浓茶
浓茶中的咖啡碱可刺激胃肠黏膜,也可引起中枢神经兴奋。长期服用浓茶,还会阻碍铁的吸收,所以不建议喝浓茶。
特别是对儿童,青少年,生理期、孕期或哺乳期女性、咖啡碱敏感者、肠胃功能较弱者、痛风患者、醉酒者、服用某些药物等人群。
3,口渴再喝水
很多人觉得口干、口渴才喝水,但事实上,口渴时,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了。尤其是老年人,身体反应机制较慢,感觉到口渴时,体液可能已经失衡。因此建议老年人应定时补水,而不是口渴才喝。
4,用饮料代水
很多人用饮料、果汁代替水,长期摄入各种饮料,容易造成糖分超标,久而久之容易引起身体发胖,同时还会增加龋齿、骨质疏松等风险。
总之,水对我们实在是太重要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能减少喝水量或者不喝水,最好每天喝1500ml-1700ml,少量多次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