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南通瑞慈医院20周年专科巡礼】可防可治,守护“最强大脑”——记南通瑞慈医院神经内科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始终心怀对生命的敬畏,坚守品质医疗初心。值此20周年之际,南通瑞慈医院官方微信特推出“专科巡礼”系列专题,展示瑞慈特色专科发展成果。下一个20年,瑞慈人将坚守医者信仰,服务国家战略,为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再谱新篇——





特/色/专/ 科/巡/礼


       70多岁的何大爷,晚饭后9点突然出现头晕的症状,家人让其躺下休息,何大爷的情况并未得到改善,且越来越糟糕,于是家人拨打120送至我院急诊抢救,到院时间是凌晨十二点,患者已意识不清晰,言语不能,右侧肢体活动不灵,大小便失禁。卒中中心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头颅CT排除脑出血后,神经内科张骐主任考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NIHSS评分18分,存在大血管病变。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立即为何大爷进行静脉溶栓,同时通知麻醉科以及导管室做好术前准备。凌晨一点,卒中中心取栓小组为患者做了全脑血管造影术+机械取栓术,何大爷堵塞的脑血管再通了,手术很成功。次日,何大爷神志清晰,能说话,病情明显改善。

       大脑相当于人体内的司令部,遍布全身的神经系统是为这个司令部传达命令,司令部一旦被疾病占领,司令部的命令无法传递不说,神经系统就会出现瘫痪。神经内科的工作就是“最强大脑”的守护者,让我们走近南通瑞慈医院神经内科,近距离接触这群“脑健康”工作者。


神经内科大合照


培养技术骨干   提高诊疗水平

       自神经内科创科以来,就注重人才培养:一方面在临床、科研、教学等多方面接轨上海优质资源,把上海前沿的技术引入南通。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培养科内人才,经常派出医护人员到上海或南京各大医院进修学习。科室鼓励人员自学与学术交流相结合,发展个人特色专科,阶梯式的培养人才,主任带头,人人参与,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焕发了医护人员的学习热情,训练医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业务过硬的高素质人才,提高专科人才队伍的技术力量。


科室管理人员会议中


       神经内科现有2个病区,100张床位,年门诊量1.5万人次,年出院病人2500余人次。现有定科医生16人,8位医生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1人。护理团队35人,副高2人,中级8人。现常规开展的技术项目有:24小时动态脑电监测以及视频脑电监测技术、肌电图技术、睡眠呼吸监测技术、脑脊液相关检查技术、神经阻滞技术(肉毒毒素注射)、耳石症手法复位技术、药物基因位点检测及个体化药学服务、神经康复技术、神经心理评估技术、脑血管造影术、脑梗死的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术、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颅内支架植入术等。

       此外,神经内科相关医疗设备也充盈着高科技含量:3.0核磁共振以及256排螺旋CT可以常规开展平扫、增强、灌注以及脑血管成像。DSA手术室两间,分别配备先进的美国GE Innova 2100 平板探测器,以及Innova IGS 540大平板探测器,成像迅速,具有卓越的图像质量与专业的剂量效率。介入手术床也是业内最长的,智能化机架,操作灵活稳定。同时配备美国 AW Workstation 工作站,提供专业的图像处理,对血管的3D重建更为直观,对血管更能进行精准治疗。

日常开展的检查项目


积极开展新技术   以医疗技术推动学科发展

      临床、教学、科研,是促进学科发展的“三驾马车”。从建科伊始,神经内科坚持科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紧密结合临床。经过20年的发展,我院神经内科在脑血管病、帕金森病、周围神经病、癫痫、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痴呆、睡眠障碍等疾病的诊疗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专科发展和开展新技术奠定了学术基础。

       专科的发展既要突出特色,又要不断引进新的技术,开展新疗法,才能有强大的市场增长点。因此,张骐主任十分注重在科内引进新技术和创新疗法。如,神经重症治疗,除了开展常规性机械通气技术,治疗各型呼吸衰竭,同时整合相关多学科技术,共同建立急重症缺血性脑血管病静脉溶栓、颅内外大血管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内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外科及介入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神经外科联合治疗等,大大改进了重症脑血管病临床救治路径,提高了医疗管理质量,改善了患者预后。

       科研方面,神经内科一直不甘人后,结出了丰盛的硕果。从2019年到至今,多个市级课题已完成或在进行中。市级指令性课题《注射用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替奈普酶)在急性脑梗塞桥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早期睡眠呼吸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预后的影响》、《Teach-back模式结合全程平衡功能训练在帕金森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游戏类有氧训练治疗老年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研究》。到目前为止,神经内科已引进新技术5项,获发明专利6项。护理方面也引进了2个新技术项目。

      神经内科团队作为卒中中心的核心成员,不仅持续完善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同时能全天候进行静脉溶栓、机械取栓等综合急救措施,抓住黄金救治4.5小时,与市120无缝衔接,争分夺秒,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提供最优化、最有效的个体化救治方案。近年来,血管内治疗手术数量亦逐年上升,全脑血管造影术、机械取栓术、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颅内支架植入术等相关神经介入诊疗技术也已常规开展。


张骐主任正在进行神经介入手术


取栓前后DSA造影图


       亚专科建设方面也有所推进,如帕金森病,神经内科牵头建立了相关MDT团队,目前已成功开展多例帕金森病脑深部电极植入术(DBS)手术,开设神经调控门诊,承担DBS术后患者的神经调控治疗。

       学术交流方面也积极开展,神经内科在2020年成功举办《南通市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首届年会暨国家级脑血管病诊疗学习班》,2021年成功举办《基于卒中中心建设下专科护理新进展学习班》。


重视团队建设   培养科室凝聚力

       瑞慈神经内科是南通市临床重点专科、南通市基层特色科室孵化中心、南通市卒中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南通市帕金森病联盟理事单位、国家脑防委江苏省首批卒中防治中心、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神经内科专业基地。



       在得到社会与患者认可的背后,是神经内科每一位医护人员用心经营。张骐主任一直强调“责任感、奉献、学习及创新”对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只有提升科室的凝聚力,医护人员团结协作,提高工作效率,才能扎扎实实做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张主任不但在学术上是学科带头人,在管理上十分注重加强科室的内涵建设,使全科上下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进一步规范管理制度,狠抓医疗质量,按照制度自查、自纠、自律、自悟,奖惩分明,实行人人自我调控,科室层层管理,人性化与制度化管理相结合,充分调动了科室内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良性竞争。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神经内科的医护人员们还积极走进社区或县区(疫情之前),经常性开展义诊活动,宣教活动,为有需求的患者提供帮助。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深化学科建设,以诊疗技术提升为引领,走过栉风沐雨的二十年,瑞慈神经内科未来将继续在学科建设方面集中发力,提升临床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推动南通地区学科发展做出贡献。



瑞慈专家




张 骐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主任、卒中中心主任


专长:擅长脑血管病、帕金森病、脑炎、癫痫、失眠及精神障碍等相关疾病的诊疗。精通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技术,熟练掌握全脑血管造影术以及机械取栓术。主持开展颈动脉支架植入以及颅内支架植入等血管内治疗技术。和脑外科合作开展脑深部电刺激DBS(脑起搏器植入术),参与对DBS术后患者的神经调控。


社会职务:

南通市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南通市卒中学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南通市医学会神经调控分会委员

南通市医师协会急诊医学分会常务委员

南通市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委员

南通市心理危机干预委员会委员



张 家 和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副主任


专长:擅长脑血管病、帕金森病、重症肌无力、头痛头昏、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张 洪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副主任


专长: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诊治了大量的常见病、多发病及一些少见病患者,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神经内科急危重症、脑血管病、运功障碍、头痛等方面有较多的学习和积累。



赵 丽    副主任医师

主任助理


专长:擅长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痴呆、癫痫、头痛头晕、睡眠障碍等疾病诊治


社会职务: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会员

南通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委会委员

南通市卒中学会头痛与眩晕专业委员会委员


来源:南通瑞慈医院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