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需要做心理咨询呢?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现代的心理咨询始于弗洛伊德创立的“谈话治疗”,至今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人的异化与社会单位的原子化,个人越来越关注心灵与关系层面的感受与需要,心理咨询的需求也越来也多。心理咨询其实提供了一个成长空间,连接着来访者与咨询师的内心世界与想象空间,在充分被尊重、接纳、理解与支持的基础上,来访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过去经历与现在状况、实现当下和未来的成长。从临床上看,大多数来访者都是因为有症状才寻找心理咨询。缓解或消除症状,就是大家接受心理咨询的最大原因。在确定自己是否需要心理咨询之前,我们从症状视角要做几个分析和判断。首先,我们需要看症状持续了多长时间?不适的症状是持续超过一周呢,还是一个月呢?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家人朋友的帮助,症状有无缓解呢?如果症状存在超过一定时间,我们就要考虑心理咨询。
图片来源 :摄图网
第二点,我们要评估症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它们有没有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学习或者工作,比如,焦虑导致坐立不安、无法集中注意力;抑郁导致丧失兴趣、悲观无助;恐惧让人担惊受怕,回避社交;人际关系问题导致关系冲突、被疏远被排斥等。这些情况就要引起重视。最后的考虑,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是否具备勇气和动机。当我们愿意去改变自己时,这是开始心理咨询的契机。哪些常见的症状可以借助心理咨询有所改善呢?第一类是无法解释或者不能有效治疗的长期躯体症状或心身症状,比如头痛、腹泻、失眠、贪食厌食等,经躯体检查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第二类是各种情绪问题,比如抑郁、焦虑、恐惧等,持续超过两到三周还没有缓解。第三类是关系问题所造成的心理困扰或压力,比如家庭中的长期纠纷、职场关系紧张、亲子关系冲突、失恋婚变等。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从症状视角看,如果不适症状持续超过一定时间,且影响到我们的工作、生活或者学习,以及我们具备改变的动力时,我们可以预约心理咨询。除了症状视角,当遇到的应激事件与生活危机过于严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受到非常大的冲击和影响,这也是需要心理咨询的时刻。比如,遇到重大的选择犹豫不定、被暴力对待、遭遇车祸、考试前紧张焦虑、考试失败、转学、工作遇到重大挫折、失业、丧亲丧偶等。心理咨询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出选择,更快地走出危机带来的阴影与创伤。实际上,每个人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或早或晚、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的重大事件或挫折。如果这些状况持续带给我们压力与情绪困扰,我们自我无法解决,向亲戚朋友倾诉求助后也无法改善,我们就应该考虑去找心理咨询师。此外,接受心理咨询的第三个视角就是自我探索与自我成长。我们一生中,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来抗衡自己的性格、原生家庭的影响、童年的阴影、生活的创伤。尼采说过,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自我探索与自我成长,是去懂自己的最佳方式,这也是人格成熟的艰难过程,是独特个性形成的必经之路。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总有一段路需要或者可以让人来陪伴,咨询师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当有这些情况时,我们不妨找一位心理咨询师聊一聊,比如,对现在的自己感到困惑、学业选择或职业规划遇到困惑、感受到深深的孤独、感受到极度的虚无或无意义感、非常拖延没有行动力、想了解自己性格的成因、想改善自己的性格与行为方式等。以上三个视角也符合塞林格曼所说的心理学的三个使命,使痛苦之人疗愈,使健康之人幸福,使有潜能之人自我实现。总的来看,接受心理咨询的来访者绝大多数属于精神正常人群,他们只是希望疗愈好创伤与伤痛,让自己更自在更幸福。王尔德说过,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心理咨询是爱自己的一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