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肠息肉会癌变?提醒:出现这6种现象,可能是癌变信号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60岁的王先生(化名),2前年体检时发现数个肠息肉,其中一个大的息肉直径约有1cm大小,医生当时嘱咐要择期切掉并定期复查。

但当时身体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再加上王先生也不想折腾,所以没有做进一步的治疗。

近3个月内,王先生经常出现大便不成形的情况,有时还伴有便血,这才引起了王先生的警惕,于是前往医院进行无痛肠镜检查。

肠镜刚进到30厘米处,医生就发现乙状结肠有一处巨大隆起型息肉样病变,直径达有6-7cm,如鸡蛋一般大小,几乎堵塞了整个肠腔,且息肉表面不平呈颗粒样。

进一步检查发现,息肉表面部分微血管及腺管欠规则,有局部癌的可能

这个结果令王先生十分悔恨,如果2年前及时切除息肉的话,就不存在癌变的可能了。

医生提醒:据相关研究,超过90%的肠癌是由肠道息肉恶变而来,其进展过程多为小息肉→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恶变过程至少需要5-10年的时间。

所以在这期间,如果能及时地发现身体不适,或及早地进行肠镜检查,都可以及早发现肠息肉,并进行相应处理,防止癌症的发生。

摄图网_401717629_wx_最美的你们(企业商用).jpg

图片来源:摄图网



肠道息肉,一般泛指十二指肠、小肠、结肠、直肠部位的息肉,是肠道粘膜上所有隆起性的病变,通俗地说,就是肠道上长了一些肉疙瘩

其中以结肠,也可以称为大肠息肉较为常见。

大肠息肉是指所有生长在结肠和直肠黏膜表面,并且向肠腔内突出的赘生物的总称。




肠道息肉有哪些症状?

肠道息肉一般情况下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如若不主动检查,早期较难以发现“定时炸弹”。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泻、血便、黏液便等不适症状

尤其是肠道息肉比较大,如果患者合并有大便干燥时,其肠道息肉黏膜比较脆弱,大便通过时就会导致息肉有少量的出血,在大便上就会发现有少量的可疑血迹。

另外,如果直肠附近出现巨大息肉,还可能会脱出肛门,于体表可触及到。

肠镜是最简单常用的检查手段,可及早发现,及时根治。



好好的肠子为什么就长了息肉?

1. 家族成员中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者;

2. 长期吃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及油炸、腌制食品

3. 年龄大于50岁的人群

4. 肠道大便刺激,炎性因素引起,如经常腹泻、大便不规律、大便干燥引起肠道炎性息肉;

4. 肿瘤因素,如绒毛管状腺瘤等;

5. 长时间久坐,也会增加患肠息肉的风险。

建议这几类人每年做一次电子肠镜、肛门指检、大便隐血等检查,及时发现有癌变倾向的结肠腺瘤。

在结直肠癌高发的欧美国家,从50岁开始,就推荐所有人每年对自然排出的粪便做隐血检查,每5到10年做一次完整的结肠镜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根治

摄图网_401796114_wx_3D消化系统(企业商用).jpg




什么样的息肉容易癌变?

息肉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前者又称为腺瘤,与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是癌前期病变,非肿瘤性息肉则与癌的发生没有关系。

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发生癌变!

非肿瘤性的息肉主要包括

1.幼年性息肉常见于幼儿,大多在10岁以下

常发生直肠内,呈圆球形,多为单发,病理特征为大小不等的潴留性囊腔,是一种错构瘤。

2.炎性息肉:又称假性息肉,是大肠黏膜的溃疡在愈合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及溃疡间黏膜下水肿,使正常黏膜表面逐渐隆起而形成。

常见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肠结核等肠道疾病。

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腺瘤性息肉可分为3种类型,即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其中管状腺瘤最多见。

通常腺瘤会伴有轻度不典型增生,其癌变率分别为:

  • 管状腺瘤为13.9%

  • 绒毛状腺瘤为36.2%

如若腺瘤伴有重度不典型增生时,其癌变率分别为:

  • 管状腺瘤为27%

  • 管状绒毛状腺瘤为34%

  • 绒毛状腺瘤为50%

除以上腺瘤之外,如果患有家族性多发性腺瘤型息肉病10年或以上,并且不做任何干预治疗的话,那么癌变率可以达到100%

所以,如果有家族性肠道息肉病史,一定要提高注意,即便没有症状也要定期到医院进行肠道镜检查。




大肠息肉癌变时会有哪些信号?

1

便血

便血是肠癌早期典型症状之一。

当息肉与癌症攀上了“亲戚”时,患者会出现便血、血液呈鲜红或暗红色,血量可多可少,刚开始容易和痔疮相混淆。


2

大便带粘液

虽然肠息肉也会出现血便,但是可能会表现为大便带血或黑便,却很少会出现粘液脓血便。

这主要是由于癌细胞表面黏膜受到破坏,引起继发性感染,坏死组织脱落,癌细胞有大量渗出性体液,因此肠癌患者会出现脓血便或粘液血便。


3

大便变细

排便时出现大便变细的情况,像挤出的牙膏一样,这个时候,要警惕大肠息肉可能发生了癌变。

因为癌细胞可堵塞肠腔,挤压粪便,导致大便性状发生改变且大便变细。


4

排便习惯发生改变

平时排便习惯很规律,但最近排便习惯发生很大变化,如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存在排便不尽感,便秘腹泻交替进行,则需警惕大肠癌。


5

腹痛

腹痛是早期肠癌的症状之一,由于病情初期肿瘤较小,而疼痛位置不确定,仅表现为腹部隐痛或胀痛。

随着肿瘤的增大,疼痛的性质也会发生改变,可表现为持续性的疼痛,位置较固定,当肿瘤引起肠梗阻时,会出现阵发性绞痛,此时,患者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6

体重骤降

当息肉演变为癌细胞时,会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来成长,并与体内正常细胞争夺养分,因此会导致患者体重在意料之外快速减轻,出现体重骤降的现象。



文章来源:有来医生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