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肾结石患者越来愈多,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肾结石患病率为 1.61%~20.45%,且数据还在攀升。
肾结石的形成和滚雪球差不多。在尿液形成过程中,部分晶体在肾小管中成核、生长和聚集,最后变成较大的颗粒物,随着聚集的晶体数量增多,颗粒物的体积也会变大。当这些颗粒物体积大到无法随着尿液排出体外时,就易滞留在肾脏或者肾小管里面,进一步沉积阻塞集合管,从而形成栓塞。
发展到这一步时,肾小管的开口被堵住,尿液只能淤积在体内,进一步加剧结石的形成。所以,结石的本体是晶体和各种有机基质(如血浆蛋白、脂质等)的结合体而不是石头,根据成分可将分为草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尿酸结石等。
其中,大约80%的肾结石都为草酸钙结石。
由于肾结石的形成经历了尿液饱和、晶体聚集、沉淀等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它也可以称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而生活中的一些坏习惯则加速肾结石形成的罪魁祸首。
1.喝水不足
当体内含水量不足,如同湖泊缺水会导致地面干裂一样,也容易形成结石。
这类肾结石的患者往往因为工作性质,不方便随时喝水,即便渴了也只能忍着,也有些人经常忘记喝水,渴了才喝等导致水分摄入不足。
图片来源:摄影网
2.高动物蛋白饮食
过量摄入动物蛋白可增加体内草酸盐、尿酸盐、尿钙的含量,从而增加钙结石或尿酸结石的风险。相比之下,摄入同样含量的植物蛋白,肾结石的患病风险会小很多。
3.有代谢疾病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肾结石不仅是局部的病理变化,还与全身的基础疾病都有关系。
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及高血压、2型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等都会导致代谢紊乱,诱发肾结石甚至是慢性肾病,同时还可能提高复发率。
万一不幸确诊肾结石,也不用着急,可以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数量等因素,以及患者自身的健康状况,展开具体的治疗方案。
倘若遇到肾结石的急性发作,出现剧烈绞痛,可以尝试以下方法缓解:
1.热敷
2.喝热水
3.侧躺或者倒立
PS.如果这些方法都没有用,可以先吃点止痛药缓解疼痛或者去医院进行手术取石。
要预防肾结石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增加水分摄入:每天饮水量应在1500-2000毫升左右,可以适量增加。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可以稀释尿液,减少结石形成的机会。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高蛋白、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摄入。避免过多摄入草酸盐、尿酸盐等容易形成结石的物质。
控制盐的摄入:过多的盐摄入会增加尿液中钠的含量,导致尿液中钙的排泄增加,增加结石的形成几率。因此,要控制盐的摄入量,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
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助于预防结石的形成。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增加肾脏的负担。
避免长时间憋尿:长时间憋尿会导致尿液浓缩,增加结石的形成几率。因此,要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避免憋尿。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包括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肾结石的存在或潜在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肾结石的发生。但如果已经出现肾结石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文章来源:博荣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