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不打不骂怎么惩罚管教孩子?聪明的妈妈都用这6个技巧代替。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孩子犯错了,固然需要父母的责罚,但责罚也要讲究智慧科学的方式。现在的你还在大声训斥孩子、关禁闭、进行冷暴力、甚至打孩子吗?


这些做法不仅不会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可能还会因此心生叛逆。


现在家长们都认为:不能责罚孩子。可是事实是孩子会经常犯错,难道父母就不管了吗?


其实,孩子有错,我们不但要指出来,惩罚也不可少,才能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但是惩罚不等于打骂,万一没注意,打伤了孩子,自己可能会后悔一辈子,而且还可能给孩子留下阴影。


所谓“天下没有改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责罚的家长!”

    摄图网_501013573_wx_婴儿宝宝玩耍(企业商用).jpg图片来源:摄图网

1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惩罚孩子起到规范作用?不妨试试下面这些惩罚孩子的做法,绝对的简单有效。


惩罚有多种方式,而我们要说的当然是科学的惩罚,下次孩子做错事,妈妈们可以根据不同情景选择运用,可千万别只会大吼大叫哦。


做家务


不爱整洁、乱丢、乱画是一些孩子的“通病”,罚孩子做家务,可以帮他修正,也能够培养孩子劳动的观念。


其实不乏一些父母这样做,结果却发现有不小的副作用:孩子对做家务越来越排斥。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这样的:空闲时间,准备一些东西,拉着孩子和你一块劳动。


这将不再是“刁难”孩子,而是要让孩子通过这件事,明白因为他给妈妈带来的辛苦。


当然,在此过程中,能帮孩子养成爱整洁和收拾的好习惯那就再好不过了。


肢体语言的暗示


比如带孩子出门吃饭,有的孩子会在菜没上时用筷子勺子敲打餐具,声音刺耳,这时候父母叫他的名字,严肃认真的盯着他并摇了摇头头。


孩子最害怕的,就是家长生气时的模样。


家长可以利用好这点,在孩子犯错的过程中,叫喊出他的名字,做出较为生气的样子,皱眉头摇晃1-2回脑袋,通过暗示传递给孩子:你不可以这样做。


孩子看到后,一般都会停下来。



失去某些特别待遇


你的孩子是否有他最喜欢的一些特别待遇呢?


比如看哪一个动画片,玩某个玩具,或者想晚点上床睡觉?如果有,一旦你的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你可以剥夺他这个特权。


但是,父母一定要慎重,不要一次剥夺太多,时间过长。


如果第二天表现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点奖励特权,对于某些孩子来说,如果父母使他有一种不能得到奖励的压力,他就能够约束一下自己的行为了。


口头警告或批评


比如,孩子在游乐园,和别的小朋友因为争抢玩具打了起来,妈妈就要口头批评:


“出手打人是不对的,这是第一次,妈妈原谅你,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了三次,之后你就不能来玩了!”。


当孩子下一次又打人的时候,就告诉他:“这是第二次!”,直到出现第三次的话,告诉他:“这是第三次!”,然后马上实施预先警告的那个处罚。

摄图网_501276264_wx_父子拉钩约定(企业商用).jpg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因为和孩子自身“利益”有关,所以我觉得实施起来其实也是最有效的。


比如孩子在家看电视,却偷偷拿了冰箱里的牛奶喝。结果一不小心,打翻了牛奶,弄得到处都是。


这个时候,妈妈除了确认孩子没事之外,也要对孩子进行一些小小的惩罚。


比如 跟他说:宝宝,这个牛奶是咱们明天的早饭,现在全都撒了,那爸爸妈妈就没得喝了。你要怎么补偿我们呢?不如就用你最喜欢的小熊饼干补偿好不好?


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一般都会答应。


地板脏了,也是孩子造成的,也需要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接下来你要说:宝宝来把厨房地板用拖把洗一洗吧。


有时候孩子可能不会,那么妈妈就要手把手地教孩子.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对别人造成损失要补偿,做错了事情是要负责任的,让他知道做了某一件事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当他发现这样的后果是他不愿意承担的,他自然就不会这样做了。


缓和矛盾

转移注意力


有时候孩子犯错,有些父母就喜欢针对问题喋喋不休地说教,孩子很容易越听越烦,引起心理抵触情绪。


与其这样,还不如带他出去走走,换个环境。走一段时间后,再告诉他:“我很爱你,但是我决不允许你打人。”这样反而能够使他冷静下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父母用各种方式管教孩子的最终目的是给孩子的过激行为降降温,使他不要再有这些不好的行为了。


所以,一些低调的缓和方式有时也可以试用,也许就足以达到你们期望的效果呢。


2


当然,除了方法,原则也很重要。我觉得方法是一方面,想要取得好的效果,这些原则不可少:


首先,原则上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要受到惩罚。


如果他是无意的,通过道歉可以让他引此为戒;如果他刻意隐瞒,家长应加重惩罚,从小培养孩子诚实负责的性格。


其次,就是意见统一。最忌讳的就是今天一个标准,明天又一个标准,这样很难达到好的效果。最常见的是,爸爸跟妈妈意见不一致。


对孩子的要求,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一致,不然很容易让孩子钻空子,耍小聪明来逃避惩罚。


再次,就是不重复数落孩子。


不要因为孩子这次的错误就把过去的所有错事重新数落一遍,这不仅会让孩子反感,还会觉得自己只要犯了错误,就永远无法摆脱,既然摆不脱,改又有何用。


而且反复说教不断给孩子施以相同的刺激,使孩子养成“心理惰性”,失去对父母的敬畏。最终当再次出现相同刺激时,教育效果便随之下降,甚至消失。


还有不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犯了错误,可以帮助他分析犯错误的原因和后果,千万不要给孩子下结论,贴标签。因为这样很容易让孩子自暴自弃,产生我就是这样的人,我怎么都做不好的想法。


比如“爱哭鬼”、“小怂包”,因为你随口一说的话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产生的影响却是很大的,给孩子贴负面标签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可能让孩子在心理上接受自身的不足,破罐子破摔。


其次,面对喜欢耍赖、撒娇的孩子,家长必须严守自己的底线。


即使孩子央求,也不能答应,斗则有了取消的先例,以后就很难保证实施的有效性。


最后,孩子犯错第一时间执行惩罚是让孩子记住后果的最好方式。


归根到底,惩罚并不是打和骂,有效惩罚既是温柔的教育,也是深入人心的教训。


惩罚不是目的,无论什么原因,在惩罚孩子前,都该先自己学会冷静,处理好心情。做任何事情,缺乏理性的思考,都会朝着极端化发展。气头上的惩罚,都只是发泄。所以说,惩罚要有章法,别依心情来定。


不管是无心的亦或是故意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都会犯错。而惩罚孩子是一门学问,一味用强硬态度以及暴力的惩罚方法,并不能让孩子真正意识到错误行为的后果。



文章来源:妈妈育儿派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