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这么多年都被骗了!中年发福的原因竟是...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过了30岁,代谢能力就下降了,减肥也不好减。不像20岁怎么吃都不胖。”你是不是经常听到这句话,但是30岁以后代谢能力真的会下降吗?

2021年8月发表在《Science》(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调整无脂肪质量因素后,代谢能力在20到60岁之间是稳定的,60岁之后才真正开始下降,即使在怀孕期间,孕妇的卡路里需求还是跟孕前一样。


实验中,研究员根据代谢能力,将一生分成了四个不同的生命阶段。第一阶段是1岁以下的新生儿,第二阶段是1至20岁的青少年,第三阶段是成年期(20至60岁),第4阶段是60岁以后。结果发现:

第一阶段:新生儿期0-1岁

出生后第一个月的新生儿的能量消耗与成人相似,调整后的总能量消耗和基础消耗在出生后的第一年迅速增加,在1岁时,代谢能力比成人高出50%。

第二阶段:青少年时期(1-20岁)

从婴儿期最初的代谢能力激增之后,新陈代谢每年下降约3%,直到20多岁。数据显示,总能量消耗从1至2岁的147.8±22.6%下降到20至25岁的102.7±18.1%,此后在成人水平上(20-60岁)趋于平稳。

第三阶段:中年时期(20-60岁)

20岁到60岁之间,我们的能量消耗是最稳定的,即使在怀孕期间,妇女的卡路里需求也不比预期的多或少。

第四阶段:老年时期(60岁以后)

新陈代谢开始逐年下降,每年下降0.7%。一个90多岁的人每天需要的卡路里比中年的人少26%。

因此,研究结果指出,代谢能力最强的时期是婴儿时期,我们1岁时的代谢能力比成年时高出50%,而在20~60岁阶段,代谢率无论男女都保持稳定,孕妇也不例外。即使是更年期时,代谢率也没有改变。人的代谢率要到60岁以后才真正开始降低,大约每年降低0.7%。

中年发福的主要原因,其实是这些
 

这也就意味着,中年发福并不是代谢下降所导致的。但是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人年轻的时候并不胖,但是三十多岁开始体重、腰围增加,那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摄图网_501413774_banner_肥胖商务男性量腰围(企业商用).jpg

 
1、运动量太少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运动量变少了,而且是骤降!
 
上述研究中,科学家们给受试身上绑上加速度计,记录受试者的一切活动,不仅是大运动量的活动,甚至起身上厕所都会被记录下来。结果发现:运动量骤降!就体力活动消耗的能量而言,30 岁往后的人比 20 岁的人低将近 20%。研究推算,如果人到中年动运动量和年轻时保持一致,总能量消耗率是不会下降的。换句话说就是,不太可能过度发福。
 
原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曾在2017年环球杂志采访中谈到,我国国民符合要求的锻炼率非常低,几次全国调查基本上就是百分之十几。其中,中年人是锻炼率最低的人群。
 
2、压力过大
 
中年人的生活中,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确实不小。而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在较大的压力之下,就可能导致代谢紊乱,从而引起肥胖。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潘慧曾发文指出,心理压力、工作压力和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有着必然联系。在长期压力下,内分泌系统就会产生持久的生理变化来应对过高的压力负荷,改变人体的新陈代谢。比如过高的糖皮质激素可以促进食欲,引起肥胖;比如胃促生长素,会促进食物摄入。另外,糖皮质激素还会促进例如胰岛素等其他激素的协同作用,使机体体重增加,特别是引起腹部脂肪的囤积。
 
3、饮食不健康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济水平的提高,或者是工作应酬需要,大家的饮食习惯与年轻时发生变化,高油、高盐、高糖以及一些高能量的食物吃的越来越多,导致摄入的能量也就越来越多,体重越来越重。
 
4、经常熬夜
 

经常熬夜也会使人越来越胖。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叶京英介绍,如果一个人连续两晚上睡眠小于4小时,瘦素的水平会降低约18%,饥饿激素增加约20%。而瘦素的功能是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取,增加能量消耗,抑制脂肪合成。缺觉,瘦素减少,从而会增加肥胖的几率。


摄图网_501352555_banner_男子熬夜玩手机(企业商用).jpg

 
中年发福并非瘦不下来,做好这3点!
 
1、运动不能少:增加体力活动
 
所以想要丢掉“中年肥”,运动不能少。可以每天多走些路,少坐电梯少坐车。此外,慢跑、游泳、自行车等都是很好的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增加一些抗阻增肌运动,肌肉多了,才好燃烧脂肪。
 
2、饮食要改变:均衡搭配,七分饱
 
其次,吃饭七分饱不仅可以避免肥胖,还会减少身体负担。
 
此外,饮食中,酒、糖饮料、烧烤、油炸食品也要减少。日常生活中要平衡饮食,饮食原则为:低能量、低脂、适量蛋白饮食,蔬菜水果要吃够,限制热量摄入。
 
3、睡眠很重要:保证睡眠质量
 
缺乏睡眠会影响人体的正常代谢,所以充足的睡眠同样重要。如果因为工作或者客观原因偶尔无法保证睡眠,可以通过在睡觉时维持黑暗环境等方式保证睡眠质量,也可以找时间多打盹。

能降低死亡率的运动排行,第一名是...
 
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及其子刊上曾发表研究。调查了120多万人的运动数据,总结分析出了"最能降低死亡率""最能缓解精神压力"的共6类运动


降低死亡率运动TOP3



 有氧体操(降低全因死亡率27%)



行有氧运动时,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基本持平,可以起到锻炼心肺、改善三高、提高血管功能、减肥等作用。


注意事项

运动强度:想达到最佳效果,需持续保持"中等强度",也就是运动时心跳呼吸稍有加快,但还可以勉强说话交流的程度。

心率:如想量化"中等强度",

可在运动时用运动手环等设备监测心率,

保持在 (220-年龄)x60%~(220-年龄)x70%  次/分。

运动频率:最好每天进行30分钟~1小时的有氧运动,

另外每周额外进行150分钟的力量抗阻训练。


 游 泳(降低全因死亡率28%)


游泳锻炼全身的同时,呼吸换气更能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心脏供血。且人体在水下时脊柱关节、膝关节的压力较小,更不容易受伤。


注意事项

泳姿:蛙泳不适宜膝关节病和O型腿的人;仰泳不适合肩、踝关节损伤者;自由泳则不适宜腰突、腰腿痛患者。

运动频率:每次30分钟~1小时。

充分热身:游泳前充分拉伸和热身,防止由于水温过低导致腿部抽筋等情况



 挥拍运动(降低全因死亡率47%)



挥拍运动,在锻炼身体协调性和各肌肉群、改善心肺功能的同时,让人注意力更集中,大脑处于活跃状态,延缓大脑的衰老。

注意事项

运动频率:每周3~5次,每次锻炼在45~60分钟之间,太短或太久都不行。

充分热身:运动前后要进行5~10分钟的热身、拉伸,运动时不需要过于激烈。

科学补水:运动后应平缓地间歇分次补充水分,一次饮水不超200毫升,两次饮水可间隔15分钟。


缓解精神压力运动TOP3


想延长寿命,除了研究运动对身体的影响,还要研究运动对精神状态的益处,以下是对缓解精神压力最佳的几种运动~


03.有氧体操与健身房


——心情提升20%

各种网络流行的有氧操或舞蹈,对场地要求较低且伴随音乐,都可较好地缓解精神压力。

搭配健身房力量训练效果更佳!


02. 骑自行车


——心情提升21%

骑车作为运动的同时也是代步工具,可利用上下班等时间进行。

且能充分处在户外环境之中,有助于缓解压力。


01.团体运动


——心情提升22%

团体运动指像足球、篮球、排球等需要团队合作的运动。它帮助人集中注意力,有助于融入集体,缓解不良情绪。

每次45分钟~1小时,每周3~5次为最佳。


走路也能降低死亡率


JINGYITONG



如果说你实在是没额外时间做上述的运动。那么最普通的走路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死亡率。

研究显示,与日常不走路的人比,每天步数多增加1000步,全因死亡率降低20%以上。综合中外的指南和研究,我们走路步数的要求是:


 走路要求:


宽泛要求:每天起码总计4500步以上,不要求速度和时长;

严格要求:每天中速连续步行6000步左右。

 中速大约是3分钟走200米的速度。


总而言之,这些基于人群的研究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毕竟,这些研究数据再充分,如果你不动,它们就只是数字而已!(三甲传真综合健康时报、京医通)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



内容来源:三甲传真

图片来源:已获版权摄图网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