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目前全球不孕率高达17.5%①。那么,有哪些因素容易影响生殖健康?如何保护生育力?对于患有肿瘤等疾病的特殊人群,如何在治病的同时留住孕育生命的希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孙贇教授介绍,全球不孕不育发病率升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社会、经济、文化、遗传、生活方式、营养和环境等,都有可能影响生殖系统健康,对生育力造成影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因素:
1. 年龄
年龄是决定生育能力最为重要的因素,且无法逆转。在35岁之后,女性的卵巢功能会呈现断崖式下降。因此,把握生育时钟、适龄生育很重要。
2. 肥胖
研究表明,肥胖可能使女性妊娠率降低、流产率增加。同时肥胖还会影响男性生育力,导致睾丸体积减小,精液质量、数量、活力等都会下降。
3. 不良生活方式
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以及熬夜、缺乏运动或过度运动、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都可能对生育力造成负面影响。
4. 化学物质
农药、食物的污染,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化学物质、重金属和塑料化合物、氟化物,可能会干扰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影响生殖系统的健康。
5. 不科学的避孕方式
频繁使用紧急避孕药,容易造成体内激素水平紊乱,损害生殖系统健康。
有什么区别?
针对不孕不育的预防和治疗,医学上有两个重要的概念:
1. 生育力保护:指的是有意识地保护我们的生殖系统健康,避免损伤生育能力。
生育力保护,侧重预防。理论上,所有存在生育需求的人,包括青少年,都应该意识到要保护自己的生育能力,并且采取正确的行动,避免生育力受损。
2. 生育力保存:主要是指使用手术、药物或实验室技术,保护和保存人类产生遗传学后代的能力。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常务副院长郭艺红教授介绍,生育力保存主要针对特殊疾病患者,帮助其留下“生命的种子”。生育力保存过程中,首要的问题是要与时间赛跑,早期介入是关键。
专家提醒,有几类特殊人群,应考虑及早进行生育力保存。因为疾病原因需要进行生育力保存的女性患者,主要源于四类疾病:
•恶性肿瘤(乳腺癌、血液肿瘤、结直肠癌等)
•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克罗恩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疾病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倾向疾病(内异症、特纳综合征等)等
男性患者则包括影响精子质量肿瘤相关或非肿瘤疾病两大类。
放化疗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大大延长了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但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面临的不仅仅是与原发疾病的抗争,更面临卵子数量和质量的断崖式下降,以及卵巢功能的不可逆损伤。孙贇教授提醒,应当在不影响专科疾病治疗的大前提下,尽可能考虑对患者进行生育力保存,避免因疾病治疗导致不孕,让人生留下遗憾。
郭艺红教授表示,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特殊人群的生育力保存目前尚未被患者广泛认知,很多患者甚至部分医生,仍存在只能“先保命、再生育”的误区,使患者失去了生育力保存的机会,最终在病情治愈后却失去了成为父母的机会。
1. 管住嘴、迈开腿
孙贇教授建议,日常应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坚果和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减少加工食品和高糖食物的摄入,避免过度摄入咖啡因和酒精。
夫妻双方在备孕及孕期,每周可以进行150分钟如步行、骑车等的中等强度运动。
2. 放松心情,排解压力
长期的应激状态,可能影响到激素水平和排卵周期。建议找到有效的压力管理方法,如冥想、瑜伽或心理咨询,及时排解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3. 科学避孕
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正确避孕,尽量少用紧急避孕药,减少非意愿妊娠(即不在计划内的怀孕)及重复流产等。
4. 适时进行生育力评估
郭艺红教授表示,对生育问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很关键。建议有生育意愿的育龄女性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相关检查,对自身生育力进行科学、及时地评估。
5. 备孕很久怀不上,要及时就诊
在正常备孕、没有避孕措施的情况下,如果一年以上仍未怀孕,夫妻双方要去正规医疗机构的生殖医学科、不孕不育科等相关科室就诊,对于35岁以上女性来说,备孕半年没怀孕,就建议主动就医,以便经过全面评估后,根据病因接受针对性治疗方案。
已经发现不孕问题的家庭,要积极寻求正规医疗机构帮助,不要讳疾忌医、轻信“土方”“偏方”,避免耽误宝贵的治疗时间。
来源: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