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人逝世前,是平静还是恐惧?心理学家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这两天重温电影《寻梦环游记》,我有了更深的感触,并重新思考了“死亡”这件事。


在电影里,每年到了“亡灵节”这一天,去世亲人们的魂魄,便可凭借着摆在祭坛上的照片,返回现世和生者团圆。


对逝者来说,死亡不是终点,只有被所有人遗忘,TA 们才会真正消失。


“生命的价值,会通过记忆永存。”这是这部电影传达给所有人的箴言。


同样的,在清明节扫墓祭奠时,很多人会在脑海中,回忆过去与逝者一同经历的一幕幕;会在心中与TA们对话,诉说一整年的心路历程。


这是悼念逝者的仪式,也是延续逝者“生命”的仪式。

然而,当孩子在墓前疑惑地问:


“爷爷/奶奶去哪里了?”

“什么是死?”

“我怎样才能再见到TA们?”


很多大人却不知该如何解释,毕竟连TA们自己也不知如何面对、接受亲人的“死亡”。


或许,我们可以试着这样告诉孩子,同时也告诉自己:


死亡,就是TA们从此住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今天,想和大家一起聊聊:


究竟什么是“人生谢幕”。


生命的价值,会通过记忆永存


大人时常会把“死”字挂在嘴边:


“急死了”“慢死了”“糟糕死了”……


但这不是真正的“死亡”,因为我们感觉不到悲伤。


电影《复联 4 》里,超级英雄钢铁侠为了打败灭霸,牺牲了自己。


他死后,很多人都哭了,包括他的恋人、挚友、伙伴……


这份引出眼泪的悲伤,就是死亡正在发生的证明。


除了隔着电影屏幕、新闻报纸感受悲伤,有时,我们会和更大、更突然的悲伤相遇。


比如,亲人的去世。


7 岁的小侄子,从爷爷去世后就一直在发脾气。


妈妈问他:“你为什么总是哭闹、摔东西?”


小侄子说:“我想见爷爷,你们却不给我见!”


妈妈只能无奈地说出真话:“爷爷已经去世了,我们以后再也见不到他了。”

小侄子使劲摇头说:“我不管,我要见爷爷!”


他已经好几天没有见到爷爷了,由于对死亡没有概念,他的思念还很模糊,没有转化成“悲伤”。


当妈妈带他去到殡仪馆,见到焚化炉燃尽后的样子,见到存放爷爷骨灰的盒子,见到爷爷的黑白人像照片,并告诉他:“爷爷现在就在这里”。


小侄子难受的感觉逐渐从模糊变得清晰,他才知道:原来这就是面对死亡时的“悲伤”。


当死亡发生在我们身边,悲伤就会以画面、声音的形式涌入脑海,让我们沉浸在对过去回忆的悲伤中。这些回忆会像播放电影一样反复闪现,悲伤也会随之反复出现。


但同时,它又带来慰藉,如同去世的亲人换了一种存在的方式陪伴着我们。


是的,逝者没有真正消失。


见证一个人逝去,就像目睹一根蜡烛燃尽,我们看到过它发光发热,所以这份光和热就会一直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心中。


只要它们一直存在,亲人的逝世虽给我们带来黑暗,但也透着一束光。


我们应该学会好好“谢幕”


回归到活着的我们身上。每一个人,都终将会有面对死亡的那一天。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坦然地接受这个事实。


有研究者曾做过一个关于婴儿“深度知觉”的实验,结果表明:


人们先天就怕死。即使是婴儿这样刚开始的生命,即使没有关于死亡的任何概念,都会表现出对于死亡的恐惧。


即追求生存、惧怕死亡是人的本能。


这种对死亡的恐惧,一般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加重。


在成年早期,即 18~35 岁,人们恐惧死亡或许更多是因为“有很多美好的事物还没有去体验”;


在成年中期,即 35~50 岁,人们恐惧死亡可能更多是因为家庭,比如不想让孩子受苦、让老人孤独;


在成年晚期,即 50 岁以后,很多人都已经对死亡产生了一定的“抗体”,即不像年轻人那样害怕死亡。


但也有老人害怕死亡,这可能与 TA 们常年受到病痛的折磨有关。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在成年期阶段,人对死亡的恐惧会随着身体状况以及年龄增长而增加,很多老年人都会产生一种非常绝望的心理。


这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状态,尤其是在老年人患上比较严重的疾病的时候。


想象一下:你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看着点滴的液体一滴一滴进入身体,身体某个部位时不时刺痛一下,仿佛在宣告生命的倒计时。


这时,你会感到特别孤独。


就像父母陪着孩子去打针,孩子疼得掉眼泪,可这一份疼痛,此时此刻只发生在孩子身上。


所有人都不理解孩子此刻的疼痛,也不知道“死亡”正在逐步逼近到底是怎样的感受。


这份独一无二的体验,会使人感到特别孤独。


就像资深医生 Rana·Awdish 在书籍《从白大褂到病号服》中写的:


“每位病人迟早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以前习以为常的事物,突然间全部土崩瓦解了,我们不得不在这样一种脆弱的环境中艰难求生。即便不敢相信这突如其来的重大打击,我们身边也没有人愿意与我们开诚布公地谈论这种感觉。”


作为悲伤的生者,我们距离这种感觉很遥远。


但作为临终的人,如何更好地度过最后一刻,给生者留下怎样的记忆,是更重要的事情。


原上海瑞金医院院长朱正纲,从 2015 年起,就会去各大学术场合“拦刀”,央求医生们不要轻易给晚期胃癌患者开刀。


“不要再开刀了……晚期胃癌患者术后几乎都活不过一年。”


除了不一定能延长寿命,朱正纲“拦刀”还有一个重要理由:患者治疗期间几乎没有生活质量可言,在余下的人生里活得非常糟糕。


他认为自己是肿瘤医生,不是外科医生,因为“外科医生关注这次开刀漂不漂亮,肿瘤医生关注患者到底活得好不好,这有本质的区别。”


很多即将迎来死亡的人,面对这一无法改变的事实,比起活久一点,会更想要驱散内心的孤独、对死亡的恐惧。


美国南加州大学副教授穆尤睿发表了一篇论文,里面提到:


医生确诊癌症晚期,只会做最少程度的治疗。这些见惯死亡的人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集体选择用更多时间来享受人生、陪伴亲友。


病痛会挖空人面对未来的力气,让自己活在当下、感受当下,才能重拾面对死亡的力量。


所以,很多人哪怕身体正在衰亡,仍在用尽力气活得快乐,并努力给身边人留下快乐的记忆。


就像电影《生日卡片》里,癌症晚期的妈妈坚持给女儿写生日卡片,每年一封,一直写到她成年。


收到妈妈生日卡片的女儿,每年都能从卡片里学到一件新鲜事:


用妈妈的菜谱做好吃的甜点;用妈妈送的口红打扮自己;用妈妈亲手缝的婚纱头纱步入婚姻殿堂……


虽然,殒命之时,皆为孤身。


但所有记忆,都会在活着的人的脑海里,热闹地挤成一团,甚至透过人们的行动变成现实。


因此,人活着最重要的一课,就是感受一下“好好谢幕”的重量和温度。


心里有了“谢幕”的态度,就会活得更有温度。

思考死亡,让生命变得更广阔


在我们对死亡有所准备之前,死亡是悲伤、恐怖的。


这份感受有时会超出人们的承受能力,以至于在内心留下无法抹去的伤痕。


就像我的一位来访者,她在妈妈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敢进厨房。


因为妈妈不在了,她害怕看到厨房里空荡荡的。


以至于好几年都无法给自己做饭,精神状态也虚弱不已。


表现出来的,就是对生活的“麻木”。


她本以为,自己流干了这辈子的眼泪,已经不会再哭,也不会再笑。


但妈妈去世 5 年后,偶然间,她吃到一顿饭,像极了妈妈做的味道。


当天晚上,思念和悲伤翻涌而出,她又大哭了一场。


那些去世后,只住在我们记忆里的人,时不时会像这样“活”过来,让我们产生激烈的情绪、感受。


我们也会因为想要与 TA 们“待”久一点,沉溺于回忆

就像爷爷/奶奶去世后,孩子看着大门发了好久的呆,想象下一秒爷爷/奶奶会从门外走进来。


尽管,回忆非常宝贵。


但只有能够好好对待这份回忆的人,才可以把回忆当成礼物,而不是伤痕。


我们会因为好多年后,再次吃到味道像逝者做的饭,大哭不止;


我们也会因为偶然想起一件和逝者相关的趣事,大笑不已。


这些鲜活饱满的情绪感受,就是把回忆当成礼物的人,才能有的体验。


死亡发生后,我们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接受某人去世了的现实。


但接受这个现实后,某一天,我们又会发现这个人“活”了过来。


也许是一顿饭、一首歌、一个笑话、或一个场景……让我们从中找到了熟悉的感觉。


让人意识到活着的每一天,我们都在不断与逝者“重逢”,这是一件多么宝贵的事。


就像一首诗中描述的: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


对死亡有所了解和认识之后,我们的生活就是一个接一个的“遇见”。


因为有这些遇见,逝者才能“活”过来,悲伤才会淡化,死亡才会从悲伤恐怖变得光芒而有温度。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写道:死并非生命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所以,我们可以为死亡悲伤,为回忆缅怀,但请不要过度沉溺于此。


而是要更加努力地思考:活着的时间里,我要如何更好地体验生命?


思考死亡吧,它让生命变得更广阔。


这些思考的结果,传递给我们的警示和成长,使我们能用更加饱满积极的状态,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刻。


写在最后


《深度关系》这本书里有句话,我特别喜欢:


“不要等到想明白了再去做,而是马上行动起来,跳入生命之河,去拥抱这个世界。”


不要等到亲人逝去才懂得惋惜,而是平常就要好好珍惜身边重要的人;


不要等到生命快逝去才后悔没有好好爱自己,而是享受活着的每一天。


看到这里,如果你仍不理解死亡是什么,那就请想象生命是一条河流。


融入大海那一瞬间,河流就“死”了,取而代之,“海”活了。


我们是河流,而逝者是大海。


虽然永远不会相交,但一直在靠近、融汇、遇见。


我们就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去爱,如何被爱,如何体验生命的每一刻,如何点燃汹涌的生命力,活好每一个当下,直至抵达终点。


世界和我爱着你。


来源:壹心理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