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HPV疫苗是骗局?做一次CT患癌风险增加43%?科学流言榜来了→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接种HPV疫苗三年后查出宫颈癌

说明HPV疫苗没用?


流言内容:网上有新闻称“女子接种 HPV 疫苗 3 年后查出宫颈癌”引发网友热议,有人声称:HPV疫苗就是一场骗局。


真相解读:接种 HPV 疫苗后仍然患上宫颈癌,并不意味着疫苗无效。目前的疫苗主要针对最常见的几种高风险 HPV 类型,它们是导致大多数宫颈癌病例的原因。


但 HPV 疫苗并不能覆盖所有致癌的 HPV 类型。因此,即便接种了 HPV 疫苗,如果感染了疫苗未覆盖的 HPV 类型,仍有可能发展成宫颈癌。此外,如果个体在接种疫苗前就感染了 HPV,疫苗也无法对已有的感染提供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虽然 HPV 疫苗不能保证 100%预防宫颈癌,但大量研究和统计数据表明,疫苗能显著降低因 HPV 感染导致的宫颈癌风险。因此,建议符合条件的个体接种 HPV 疫苗,并结合定期的宫颈癌筛查,以最大限度减少宫颈癌的风险。


来源:科学辟谣


每多做一次CT

患癌风险增加43%?


流言内容:网上有传言称,某研究称由于做 CT 需要用到核辐射,这会大大增加人患癌的可能性。


真相解读:关于 CT 增加癌症风险的说法,实际上来源于对 22 岁以下接受 CT 检查的青少年的一项研究,特别关注的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风险。该研究发现 CT 检查可能增加了这一人群中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风险,但该研究的重点在于引导儿科医生更慎重地考虑 CT 检查的必要性及优化剂量,而不是全面否定 CT 检查的使用。


实际上,常规的 CT 或 X 线检查的辐射剂量远低于安全剂量上限。因此,对于成年人而言,在医生建议下偶尔进行必要 CT 检查来帮助诊断和治疗,是不必过度担心辐射风险的。


此外,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4 年全国癌症报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的发病率均低于万分之一,以该数据作为参考,增加 43%的风险,对个人来说其实微乎其微。


来源:科学辟谣


刚宰杀的畜肉最新鲜?


流言内容:有网友分享经验,称家畜刚屠宰时切下的肉最为鲜嫩可口,放的时间久了就不那么新鲜了。


真相解读:并非所有刚宰杀的畜肉都是最新鲜的。实际上,家畜在宰杀后一段时间会进入僵直阶段,此时肉的乳酸含量高,pH 值介于 5.4 至 6.7 之间。牛肉、羊肉、猪肉和鸡肉分别在屠宰后约 2.5 小时和 1 小时开始僵直。这一阶段的肉质硬且味道不佳。


随后肉类进入后熟阶段,此时肌肉中的蛋白酶开始分解肌肉组织,使肉质软化,pH 值进一步下降。这一系列反应使肉类变得松软多汁,风味浓郁,是肉类最佳的食用阶段。因此,处于后熟阶段的肉才是最适宜食用的,而不是刚宰杀时的肉。


来源:科学辟谣


鸡骨泥有毒

不能加到淀粉肠里给人吃?


流言内容:有报道称“淀粉肠塌房”,因为添加了鸡骨泥,有毒人不能吃。


真相解读:就成分而言,鸡骨泥中并没有什么“有毒有害”成分。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说,只要鸡骨泥的生产符合食品生产规范,“鸡骨泥”用于淀粉肠中并不违规。


不过,现实中的“商品鸡骨泥”是否可以做食品,还需要考虑其加工过程是否满足食品标准。如果加工过程达不到“食品级规范”,而只是执行“饲料标准”,那么得到的产品就只能作为饲料。新闻中记者采访的电商商家,卖的就是饲料级的产品,自然不敢说“给人吃”,而强调“不建议人吃”。


因此,鸡骨泥“可能”的问题在于:生产厂家能否合规生产?使用骨泥生产淀粉肠(以及其他食品)的厂家,采购的又是不是符合食品规范的产品?


来源:腾讯新闻


低浓度阿托品可以预防近视?

人人都能用?


流言内容:3 月 11 日,硫酸阿托品滴眼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有人称这是治疗近视的“神药”,可以预防、治愈近视的药品,且人人都能使用。


真相解读:该获批药物的适应症不是预防近视,而是延缓近视进展,且适应人群有具体的条件,不能随便乱用。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眼科主任刘新泉表示:“目前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明 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对延缓近视进展有价值,但它的应用是在配戴光学矫正产品后用,例如,配戴光学眼镜矫正近视后,发现近视防控效果不好,可以联合使用 0.01%阿托品,增强近视防控效果,或者戴角膜塑形镜后效果不佳,也可以再联合这个药物,一定是要在光学矫正后联合应用药物,才能起到近视防控效果,对近视的患者而言,单独用药不仅不能防控近视,还有可能延误矫正时机,这点很重要。”


此外,长期使用阿托品滴眼液也有副作用,应当由专业医生判断,不要自行使用。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每天睡满八小时才是优质睡眠?


流言内容:优质睡眠必须要每天睡眠时达到八小时,小于八小时就是睡眠不足。


真相解读:这个说法不准确。每天睡满多少小时才适合需要看个人的体质习惯,不能强制规定。


因为不同年龄段的人,对睡眠的需求不同;处于同一个年龄段的人需要的睡眠时长也可能不同。比如,有些人是天生的“长睡眠者”,所需睡眠时长可大于 9 小时;而有些人是“短睡眠者”,所需睡眠时长可小于 6 小时。


此外,睡眠质量不只取决于睡眠时长,还与入睡时间、睡眠维持情况、睡醒后状态有关。好睡眠有四个关键词:入睡快(入睡时间不超过 30 分钟)、不易醒(夜间醒来次数不超过 2 次,醒来时间不超过 30 分钟)、睡得足、精神好。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关于科学流言榜


由中国科协发布,每月组织专家召开榜单评审会,综合时效性、危害性等标准,甄选出热点流言进行特别解读,并全网推送。


联合发榜:科学辟谣平台、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支持平台:微博辟谣、头条辟谣、腾讯较真、网易健康、头条健康、百度知道、抖音


科学辟谣:由中国科协、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和市场监管总局等部委主办,中央网信办指导,全国学会、权威媒体、社会机构和科技工作者共同打造,旨在切实提高辟谣信息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让谣言止于智者,让科学跑赢谣言。


评审专家名单

(以姓氏笔画为序)


刘皈阳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主任药师

宋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副研究员

张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员 医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陈鹏 南开大学传播系副教授 

贾长凯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副主任医师


来源:科学辟谣(ID:Science_Facts)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