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微博热搜#赖床 30 分钟可能会变聪明#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这是真的吗?
先说结论:这句话不完全正确,需要加上限定词——在特定情况下。
其实,#赖床 30 分钟可能会变聪明# 的说法源自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睡眠研究杂志》(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上发表的一篇研究,这项研究主要围绕两组实验展开:
1、召集了 1732 个志愿者,然后采访他们有没有闹钟响了之后睡回笼觉(赖床)的习惯,总结爱睡回笼觉的人有哪些特征;
2、找到 31 个习惯性赖床的志愿者,他们在睡眠实验室里待了两晚,其中一个早晨他们被允许赖 30 分钟的床,另一个早晨他们则必须在闹钟响起时立刻起床。然后测定他们睡眠、认知、皮质醇及情绪的波动。
研究者们对 1732 名志愿者进行了调查,发现有 69% 的人至少偶尔会在闹钟响后多睡一会儿,他们不是通过使用闹钟上的“再睡 5 分钟”的功能,就是设定多个闹钟来延长睡眠时间。在那些经常赖床的个体中,高达 60% 的人表示说他们在刚醒来时会感到非常困倦。此外,对于那些已经形成了赖床习惯的人,他们平均大约需要 22 分钟才能最终从床上爬起来,而且平均每 8 分钟就会设定一个闹钟来提醒自己起床。其次,研究者们发现,已经养成赖床习惯的人会受到“睡眠惯性”的影响,在刚醒来时认知能力下降,情绪不佳。就像老旧电脑开机缓慢一样,人们从深睡状态中被唤醒时,大脑的启动也会显得格外困难。在刚被唤醒的一段时间内,人们的思维不够清晰,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他们的计算速度、情节记忆精度和工作记忆准确性等功能才能缓慢恢复到正常状态。受影响的不仅仅是认知能力,睡眠惯性还可能导致所谓的“起床气”,使得人们在刚醒来时情绪低落,感到不合群、悲观和疲惫。不过,这种由“睡眠惯性”引起的不良影响通常在醒来 40 分钟后自然消散。有趣的是,如果在闹钟首次响起后选择再额外睡上 30 分钟,就可以直接抵消 “睡眠惯性”,在醒来时就马上拥有敏捷的头脑和好的精神状态。从这个角度来看,与其经历缓慢且困难的清醒过程,不如多睡上半小时,让身心得以迅速“开机”,以更佳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天。那么,究竟是哪些人更倾向于赖床呢?研究者们发现赖床的倾向可能与年龄、睡眠时型以及午睡时长有关联。从年龄层面来看,倾向于“再睡五分钟”的人群平均年龄较那些闹钟一响便能立刻起床的人年轻约六岁。此外,他们属于“夜猫子”的概率高出四倍,且他们的午睡时长略短,平均减少 13 分钟。在 2014 年的一项研究中,有 42% 的青少年早晨很难快速清醒,总是要磨蹭一会儿才能起床,而且这一比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有研究认为,年轻人更爱赖床可能是因为在这个年龄段的睡眠时型最晚,当晚睡倾向与早起上学或上班的需求相冲突时,就增加了他们睡眠不足和早上睡不醒、想赖床的概率。
注:睡眠时型(chronotype),也即睡眠昼夜节律,是指睡眠-觉醒模式以 24 小时左右为周期的变动,可分为早睡早起的“清晨型”(morning-type)与晚睡晚起的“夜晚型” (evening-type)。
那么,当闹钟响起后我们按下“再睡五分钟”的按钮时,接下来的时间真能有效补觉吗?研究者们发现:赖床的时候真的在补觉!同时又不会睡得太沉,能保证被再次唤醒的时候神清气爽。睡眠检测的数据表明,尽管参与者的睡眠在赖床的半小时内受到闹钟的干扰,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然睡了大约 23 分钟!此外,由于他们的睡眠主要集中在 N2 睡眠期,几乎不涉及深度睡眠,因此当他们被唤醒时通常处在浅睡眠期,这保证了他们不会在醒来时感到昏沉和疲惫。换句话说,额外的 30 分钟赖床时间就像是一段小憩,其效果与午休颇为相似。因此,和午休不宜过长一样,赖床也应适度。如果过度赖床,进入到深睡眠阶段,不仅难以被叫醒,就算醒来也可能会感觉身体不适和精神不振。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项研究中的第二个实验的样本量较小,因此结论仅可作为参考。如果大家对此感兴趣,不妨自行比较一下自己在赖床和不赖床两种情况下,刚起床时解数学题的速度、记忆单词的准确性以及情绪及疲劳程度的差异~来源: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