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上突然长了个莫名其妙的小鼓包,难免让人觉得有点闹心。更吓人的是,包包中间还有个硬硬的小黑洞,活像里头藏了颗小石子。
很多人可能会把它当成普通痘痘,习惯性抠一抠挤一挤,一坨臭臭的奶黄色条状物出来了,心里也终于舒坦了。
有时候挤完它可能会自行恢复,但大多数时候,它可能会反复发作,甚至变得越来越肿,丑就算了吧,还会让人痛得睡不着觉。
如果你也曾遇到这种情况,请注意:这可能根本不是痘痘,而是一种很常见的良性皮肤附属器肿瘤——表皮样囊肿。
皮肤上这种带洞的小鼓包
很可能是表皮样囊肿
这种囊肿乍一看只是个几厘米的普通圆形或椭圆形小包,摸起来柔软 Q 弹,活动性很强,像个小球一样在皮肤下方小幅度游走,也就中间凹进去的小黑洞看着有点特殊。
但假如扒开表皮和真皮层看看,你就会发现它其实内有乾坤。
看,????????这是个白白胖胖的囊肿,它由囊壁和囊腔里的内容物组成:囊壁由皮肤表皮层的正常复层鳞状上皮构成,囊腔里则充满了死亡的表皮角质细胞和分泌物,中间的开口就是我们看到的小黑洞。
为什么会突然长了这种囊肿呢?可能是因为遗传、毛囊异常、穿透性创伤或者不明原因引起,让表皮组织出现在了它本不该存在的皮肤深层。
这些表皮组织形成了一个袋子一样的结构,同时由于分泌物排不出去,于是只能像吹气球一样“吹”起一个囊肿。
谜一样的表皮样囊肿可能在你身体的任何部位安家落户,最常见的是脸上、耳后、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分泌旺盛的地方。
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可能中招,但 30 ~ 40 岁的中年人更容易被盯上。
不过大家也不用太焦虑,这种囊肿虽然名为肿瘤,却是皮肤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
多数情况下,囊肿的生长初期不痛不痒,也不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太大影响,时间久了一部分人可能还会自然消退,所以我们保持密切观察就好。
但是!一个所有成年男女乐此不疲、屡教不改的坏习惯,真心建议你不要干。
不要挤!不要挤!
再爽也别挤
浓稠的分泌物缓缓地从皮肤凸起上爆出,淡黄色的条状物绕着圈盘起,感到恶心的同时还会让人心里有一些暗爽。
对,说的就是你,总是按捺不住内心对爽感的渴望向皮肤伸出罪恶的小手——挤痘痘。
但如果挤的是表皮样囊肿,结果却是——不仅没能解决问题,反而让囊肿情况恶化。
还记得上面提到的囊壁和囊腔吗?分泌物是被挤出去了,它们还留在原地呢。只要囊壁和囊腔没有被彻底剥除,那挤压只是治标不治本,再次用分泌物给你吹出一个囊肿气球,也是没多大难度的事儿。
更可怕的是,表皮样囊肿极容易继发感染,感染来源就是皮肤表面的细菌。
挤痘痘行为给皮肤细菌进入囊肿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同时一个整不好,还会使囊壁破裂,导致细菌感染和炎症扩散,变成更大、更红、更痛的感染波动性囊肿,甚至形成疤痕,严重影响皮肤美观。
给你的建议是:忍住,管好手。如果实在忍不住,或者囊肿发生了变化,那也别上手,请及时去看医生。
发炎、红肿、疼痛
越早治疗越好
如果发现自己身上有疑似表皮样囊肿的小鼓包,而且有越长越大、破溃、发炎、红肿、疼痛的趋势,别犹豫了,抓紧时间去正规医院就诊(记得挂皮肤科)。
表皮样囊肿的诊断并不难,一般基于临床表现就可以确诊,但要警惕与其他疾病混淆,比如与它表现类似的外毛根鞘囊肿、皮样囊肿、多发性脂囊瘤等。
另外,还有个易混淆的名词叫皮脂腺囊肿,其实是个历史错误名词,表皮样囊肿曾被认为是皮脂腺的问题,后来研究发现根本不是,因此将病名更正为表皮样囊肿,真正的皮脂腺囊肿,跟表皮样囊肿实际是两回事儿。
如果实在无法确认也不用慌,医生会给你做个组织学检查——从你的皮肤上取一小块样本进行显微镜检查,看看囊壁是否由复层鳞状上皮构成,囊腔里是否充满了角质物,这样一来,就可以百分百确诊了。
之后医生会根据病情,采用注射药物、口服抗生素、切开引流或者其他方法来帮助你消灭它。
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持耐心和信心,相信医生的技术,也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这个小小囊肿。
最后再给个小提醒,其实不只是囊肿,任何类型的痘痘都尽量不要挤,太伤皮肤了!
控制不住怎么办?或许你可以试试这个小道具:
叮!无痛挤痘的快乐这不就简简单单到手了嘛!
来源:丁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