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长期使用激素会导致骨质疏松症?保养骨头要避免这些误区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本文专家:李梅,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人体骨量在30岁左右达到峰值,40岁之后就开始走下坡。”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李梅教授表示,“儿童青少年阶段要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达到一个理想的峰值骨量;20到40岁期间,告别酗酒、嗜烟、大量摄入咖啡因和碳酸饮料、过度减肥等不良生活习惯,维持峰值骨量;40岁之后,合理用药防治骨质疏松


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有骨质疏松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重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它的患病率正在攀升。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 2022 )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5岁以上的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已经达到了51%以上,也就是说一半的老年女性是骨质疏松症患者。同时,65岁以上的男性也有十分之一是骨质疏松患者。

李梅教授介绍,骨质疏松症在早期其实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它又被称为“静悄悄的流行病”,很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会出现骨痛、活动能力下降、身高变矮、轻微外力下骨折,甚至会导致骨折之后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深静脉血栓、肺炎、褥疮等,具有高致残率和致死率。


对于骨质疏松很多人存在误区

误区一:骨质疏松是自然老化

不少人觉得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自然老化的现象,不把它当成一种疾病。有的老人越来越矮,实际上他可能已经发生了骨质疏松症导致的胸椎或腰椎压缩。骨质疏松症不是一个自然现象,它是一种疾病,而且可以诊断、可以预防、可以治疗。

误区二:治骨质疏松就是补钙

现在有非常有效的抑制骨丢失的、促进骨形成的以及双向药物,既可以抑制骨丢失,又可以促进骨形成。不仅仅是补钙和补充维生素D。

误区三:喝点骨头汤就能补钙

还有不少人认为喝骨头汤就可以治骨质疏松症,其实骨头里的钙是很难溶解的,骨头汤里面更多的是脂肪和嘌呤,对补钙没有帮助。

误区四:以白为美,过度防晒

夏天很多人防晒特别严密,从头捂到脚。维生素D是皮肤合成的,如果远离阳光照射,人体会严重缺乏维生素D。


糖皮质激素容易引发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的原因有很多,可由一系列影响骨骼代谢的疾病或者药物导致,其中,引发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最常见的就是糖皮质激素。

李梅教授说,“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特别常见,它随着激素的使用逐渐发生,但患者和医生往往不重视,部分病人没有接受任何骨质疏松症治疗,他们可能将更多精力放在治疗原发病上。”

糖皮质激素导致的骨量丢失是非常明显的,据《2020版中国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防治专家共识》,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量丢失在第1年最明显,丢失12%-20%,之后每年丢失约3%。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椎体骨折风险增加5.9倍,髋部骨折风险增加5倍


除了补钙,骨质疏松更需科学治疗

“钙和维生素D对骨头是有帮助的,但它只是骨质疏松症的基础治疗。在这个基础上要联合强有效的抑制骨丢失的、促进骨形成的药物,这样骨密度才能真正地增高,降低骨折风险。”李梅教授表示,“如果患者有下面几种情况,都需要联合强有效的治疗药:一是轻微外力下已经骨折;二是测骨密度,T评分在-2.5以下,已符合骨质疏松;三是T值在-1到-2.5之间,存在骨量减少,但FRAX评分测骨折风险高。”

为了改变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治疗药匮乏的状况,近10年来多种生物靶向药陆续问世。比如RANKL抑制剂地舒单抗,能够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和活性,使得骨破坏减少,骨丢失率下降,随着治疗的过程中骨密度会增高,骨折风险下降。这个药每6个月注射一次,对于患者更加便捷。

据了解,地舒单抗此前已在国内获批治疗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男性骨质疏松症,都已具备医保报销资格,此次新获批的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适应症,也将实现医保报销。

来源:健康时报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