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可能有的黑痣,长在这些地方要当心,可能会癌变!
2024年07月30日 14:45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身上长了黑点,有些是色素痣,有些是斑,有些是属于恶性肿瘤的黑色素瘤。 那么如何分辨这些黑斑点问题?哪些是良性的、哪些是恶性的?是不是身上长的“黑痣”就一定要切除?这些都是皮肤科医生在门诊经常被问到的问题。 下面我们依次跟大家聊一聊这些关于黑痣的常见小问题。 色素痣,也称为黑色素细胞痣,是一种常见的由痣细胞构成的 皮肤良性肿瘤。 痣细胞是一类特殊的皮肤黑色素细胞,能生产大量黑色素并留存在细胞里,导致色素痣通常呈现深黑色或者黑褐色。 痣细胞在皮肤的表皮下层或者真皮内呈现巢状集合生长,就形成了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黑痣”。 痣细胞有不断分裂增多及成熟分化的能力,在一定的环境刺激下可以新发或者逐渐扩大。 而我们常说的“雀斑”或者“黑子”,通常来源于基底层黑素细胞“分泌”出的黑色素团块颗粒。 日晒后黑素细胞合成黑色素增加,会导致皮肤表面色素颗粒越积累越多,色斑就越明显,通常需要通过光电、化学剥脱等手段治疗。 浅表色素斑跟黑色素痣最大的区别在于,浅表色素斑大部分是黑色素颗粒团块,多数情况下没有细胞成分,基本终生不恶变。
但是少部分的痣存在转变为恶性黑素瘤的风险,所以需要长期观察色素痣有无恶变的迹象。
通常认为,形成黑色素痣的最常见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紫外线照射、皮肤表型、免疫抑制、体内激素变化等等。 临床上可以观察到父母如果是容易好发色素痣的情况,孩子遗传的比例很高,甚至在遗传基因发现了几种基因中会影响痣的数量、形态。 儿童期的长时间日光暴露的强度会影响痣的形成,特别是高强度持续长时间日晒或者间断性日晒伤。 有文献提示浅肤色人种个体可能会更容易出现色素痣情况,特别是白人青少年。 有文献报道在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部分生物制剂人群里面,治疗数周至数月后有发现痣的数量出现增加。 激素水平的变化,比如青春期、孕期等可以观察到全身有较多新发色素痣,或者原有色素痣变大。 另外就是一些反复受刺激的区域,比如反复受到摩擦、损伤的区域有可能导致色素痣的形成。 一旦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痣细胞在皮肤的表皮和真皮交界处被诱导出现分化和聚集,那么就很快形成多个巢团状结构,从而就出现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新发黑色素痣。 刚形成的痣细胞可以在表皮的最底层(角质层)和真皮层中找到。随着痣细胞逐渐成熟分化,这部分痣细胞会慢慢“下沉”进入皮肤真皮层,并逐渐成熟分化。 先天性黑色素痣主要指出生即有或者出生后数月内就出现的明显黑痣。 中型–M1型1.5-10cm;M2型10-20cm。 大型–L1型20-30cm;L2型30-40cm。在新生儿中,大型CMN在头部>9cm或在躯干>6cm。 其中, 中、小型先天性黑痣患者的黑素瘤终生风险低于 1% ,大型/巨型先天性黑色素痣患者的黑素瘤(皮肤或皮肤外)终生风险估计为 2%-5% 。 所以对照孩子出生后的黑痣面积大小,需要定期找皮肤科医生面诊评估这类皮疹风险,必要时手术切除并行病理检查。 后天获得性黑色素痣,往往根据痣细胞所在的不同位置进行分类,临床上的黑色素痣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交界痣、皮内痣、混合痣。 通常位于表皮和真皮交界处,属于新生痣,往往出现在手掌、足底、口唇及外生殖器部位,颜色通常为深棕色至黑色不等,有时中央的色素沉着比边缘深。 因为分布部位、容易被反复摩擦且存在比较早期的分化特性,这部分色素痣存有癌变的可能。 痣细胞巢位于真皮内,其中可见多核痣细胞。通常这部分痣细胞完成了成熟分化,会停止产生新的黑色素。 因此,皮内痣常呈肤色至黄褐色的丘疹,圆顶状、乳头状或有蒂,质软且有弹性,也就是很多人俗称的“肉痣”,大部分长毛的痣见于这种情况。这部分色素痣基本不会恶变了。 同时具有皮内痣和残留的交界痣的特征,为上述两型痣的混合形式,可见于全身各处。 混合痣颜色介于黄褐色到深褐色之间,越对称、颜色越一致(尤其是呈黄褐色至中度褐色时)的混合痣越无需担心。 判断色素痣是否恶变是一个需要专业皮肤科医生结合皮肤镜检测、皮肤病理检查、定期随访观察等综合判断才能实现的情况。 但是对于很多非医学背景的读者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ABCDE 法则,对一些特殊部位或者反复容易被刺激的黑色素痣进行一些自我检测,有助于第一时间寻求皮肤科医生帮助。 ABCDE 法则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黑色素痣与黑色素瘤的自我检测识别风险办法,每个字母代表一个需要关注的特征: A (Asymmetry) 不对称:良性黑色素痣通常是对称的,而恶性黑素瘤的形状往往不对称。 B (Border) 边界:良性黑色素痣的边界清晰且规则,而恶性黑素瘤的皮疹边界往往模糊且不规则。 C (Color) 颜色:良性黑色素痣的颜色均匀,恶性黑素瘤的颜色通常不均匀,可能颜色深浅不一,甚至可能有多种颜色。 D (Diameter) 直径:恶性黑素瘤的直径通常大于 6mm ,但并非所有超过6mm的黑色素痣都是恶性的,这部分良性的大黑痣需要定期随访观察。 E (Evolution) 进展:良性黑色素痣通常长时间保持不变,而恶性黑素瘤可能会迅速增长,或者在颜色、形状、大小上发生变化,通常每 2-3 月拍照观察记录一次,能明显看到这部分进展变化,一旦发现这种快速进展变化的“黑色素痣”,需要尽快寻求皮肤科医生的帮助。 在一些相对特殊位置的黑色素痣需要格外警惕关注,例如位于口腔黏膜、眼睑黏膜、外阴、手掌、脚掌和指甲等位置的色素痣,这部分黑色素痣恶变的概率相对较高,需要定期观察记录变化,必要时可以早期切除治疗。
还有就是色素痣突然出现出血、破溃、痒痛等症状或者大黑色素痣周围突然出现很多小痣,也最好尽快到皮肤科就诊,医生可能会采用皮肤活检等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黑色素痣长毛是一种常见现象,通常就是长痣细胞的团块正好位于了毛囊附近,毛发从毛囊中生长出来而不是从痣细胞团块长出来,两者互不影响,可以共存。 大多数情况下,长毛的色素痣更常见于皮内痣,通常良性为主,不需要额外处理毛发。 如果想直接拔除色素痣上的毛发,一般来说只要操作得当,通常不会对痣本身造成伤害。 但是, 需要注意的是,频繁或粗暴地拔毛可能会引起局部刺激或炎症,这可能会影响痣的外观或者导致色素痣区域出血和反复刺激。
通常建议采用温和的方法,比如剪刀修剪,避免直接拔除,以减少对痣的刺激。
但如果是男士胡子区域有大量黑色素痣分布,反复刮胡子可能造成对这部分色素痣的刺激影响,需要更密切地关注这部分色素痣有无变化。
目前临床上有多种方法可以用于祛痣,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优缺点以及注意事项。 激光治疗是现代祛痣的常用方法之一,主要通过二氧化碳激光和高频电激光治疗。 常适用于直径在 2-3 毫米以下的浅表色素痣。电灼治疗使用电流通过电极烧灼痣组织,使其坏死脱落。 使用特定的化学药品(如三氯醋酸溶液等)来腐蚀黑色素痣,这是非医疗机构最常见的“点痣”手段。 冷冻治疗通常使用液态氮对黑色素痣进行冷冻,使其结痂后脱落,是医疗机构可以进行的祛痣手段之一。 恢复时间较长:切除后一周左右拆线,拆线后部分疤痕可能需要半年到一年才能逐渐消退。 以上手段可以权衡利弊后跟皮肤科医生讨论再决定治疗方案。 大多数比较小的黑色素痣还是能通过第一二类方式祛除的,但是有比较高风险、比较大、位置比较特殊、需要病理检测的色素痣,不推荐随便找机构点痣,以免导致反复发作或者刺激黑色素痣恶变。 关于祛痣后会不会留疤和复发情况,这取决于所采用的祛痣方法、痣的类型和大小、个人的皮肤恢复能力以及治疗后的护理情况。 原则上所有的祛痣治疗都有留疤的风险,但经过专业皮肤科医生面诊评估色素痣风险,根据痣的大小、深度和位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疤痕和复发的风险。 治疗后定期复查,也可以及时发现痣的复发迹象,并采取相应措施。 如果您考虑治疗现有的黑色素痣,建议面诊咨询专业的皮肤科医生,了解最适合您的治疗方案后再进行相关治疗,不要随便“点痣”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