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伏天后,天气越来越湿热。有的人稍微一动就汗流浃背,有的人却很少出现大汗淋漓。有人说,一动就出汗的人,是因为身体虚。这是真的吗?
并非如此。出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对于健康的人而言,爱出汗和不爱出汗都是个体差异,跟虚不虚没关系。①
为什么有的人出汗特别多?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住院医师孙钰桢在医院公众号刊文中表示,出汗是和个人体质、遗传、环境及运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有些人天生汗腺比较发达,此外也和穿着及环境有关。②
1. 有人天生就比别人爱出汗
有些人天生就比别人爱出汗,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拥有更多的或者更敏感的汗腺,也可能是因为身体代谢率高,新陈代谢快。
体能高、肌肉量大的人本身就比完全不锻炼的人更爱出汗,他们基础体温更高,产生的热量更大,为了调节体温,身体就会通过排汗的方式散热。①
2. 容易紧张的人更容易多汗
容易紧张的人也会出更多的汗。因为紧张时交感神经会变得兴奋,导致排汗量增加,但当紧张得以缓解时,出汗也会停止。
比如当你突然被告知要上台演讲时,随着心跳的加速会出冷汗,这是很正常的。而当你结束演讲,紧张值下降也就不出汗了。①
3. 吃饭的时候出汗会有增加
当摄入辛辣或咸味食物时,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同样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进而让人出汗。
这种情况在天热的时候更加明显,有时还会伴有体温轻微升高的情况——尤其是当吃了辣椒时。不过这种情况下,吃饭时一时多汗,停止进食后会自然缓解。①
三伏天最好出点“养生汗”
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中医师陈海玲在健康时报刊文中表示,出汗有主动、被动之分。被动出汗是气温变化、心理压力引起的,而主动出汗是活动之后自然而然地排汗。中医认为,在三伏天最好主动出点“养生汗”。③
建议给自己制订一个计划,每天定时关掉空调,晒晒太阳,在自然风中静坐一会儿,帮助身体找回主动出汗的能力。做一些简单的舒展运动,逐渐激活身体能量。运动前喝一杯温开水,让毛孔处于将开未开的状态,再配合适当的锻炼,就能让毛孔彻底打开,汗自然就来了。
主动出汗有3个养生益处:
1. 祛湿也祛疾病源头
如果湿气重,出汗是一个很好的散湿途径,特别是伏天,更要多出汗排湿,以免湿气成为疾病的源头。
2. 清洁毛孔濡养肌肤
不出汗的人新陈代谢缓慢,毒素难以排出,容易出现皮肤问题,而出汗能够帮助清理毒素。汗水还有清洁毛孔、濡养肌肤的功效。
3. 身体出点汗心清凉
夏季心火易旺,中医讲“汗为心液”,适当出汗可以清心火。若是整天在空调房待着,不出汗,虽然身体凉爽了,但心火无处可去,久之会生成火邪。③
5种异常出汗的情况要当心
一般来说,对于健康的人而言,爱出汗和不爱出汗都是个体差异,跟虚不虚没关系。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钟卫红在健康时报刊文中提醒,以下这些异常出汗要提高警惕。
1. 自汗:多吃山药
自汗主要表现为白天醒了就出汗,活动则更甚,并伴有脸色泛白、神疲乏力、声低懒言、怕冷尿多、容易感冒等症状。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点山药,熬粥或炒菜,也可用人参、黄芪、党参、白术等补肺健脾益气的药物。
2. 盗汗:少吃辛辣
盗汗主要表现是一睡着就出汗,一醒来就停止。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要排除有无肺结核、甲亢等疾病,排除后如果还有心烦易怒、失眠、口渴咽干、烘热感、汗黄等,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知柏地黄汤、当归六黄汤等经方调养,少吃辛辣燥热食物,少熬夜。
3. 半身汗:警惕中风
半身汗,顾名思义就是仅身体的一侧出汗。若有高血压或高血脂的人出现半身汗,一定要警惕是否是中风偏瘫的先兆,若发现半身汗应先到神经内科做相应的检查,不宜延误。
4. 头汗:找中医调理
头汗表现为仅头部多汗,四肢及躯干无汗。老人头部蒸蒸汗出,原因多为大病或久病气虚失摄,或湿热蕴蒸,或肝阳上扰,可找中医师根据四诊辨证治疗,能收到不错的疗效。
5. 冷汗:要防低血糖
冷汗表现为四肢不温、怕冷、大汗淋漓,并伴有头晕、饥饿感、心慌或意识不清楚等症状。如果是糖尿病患者,要首先考虑是否低血糖反应并迅速采取措施,如饮用蜂蜜水、进食巧克力等补充体力。④
出汗要适当,发现不正常的出汗现象,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来源: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