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都叫别掏耳朵,真的不怕耳屎堵住吗?我看过视频……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很多人刷到那些从耳朵里掏出超大块耳屎的视频时,总是忍不住看了又看......看完心里除了莫名的“酸爽”,还有满满的不解:
医生都叫我们不要掏耳朵,可一直不掏,要是耳屎把耳朵堵死了,自己岂不是也要跟视频里的患者一样?作为一名医生,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真的有可能会堵住,但我们还是不要去掏,因为越掏可能就越堵。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矛盾,为什么明知会堵还不让掏?都掏出来了怎么还会堵呢?别急,接下来慢慢细说。耳屎(也称耵聍)是由外耳道皮脂腺和耵聍腺的分泌物与脱落的皮肤、皮肤定植的正常菌群以及偶尔脱落的毛发混合形成。作为耳道里的疏水、保护性覆盖物,它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免受水渍、感染、创伤、异物损伤的作用。正常情况下,耳屎是不会越囤越多的,因为它会随着人的咀嚼或说话,渐渐自己排出来,不需要特别收拾。但凡事都有例外,耳屎也有堵住耳朵的时候(耳垢栓塞),如:· 患耳部皮肤病(如湿疹)导致耳道皮肤细胞大量脱落,造成耳垢蓄积;
· 耳部损伤严重/多次耳道感染后导致耳道变窄,容易发生耳垢栓塞;
· 耳道进水或耳道局部创伤后,产生了大量超过耳道清除能力的耳屎;
· 天生耳道内毛发过多,将耳屎限制于耳道之内,难以正常排出;
· 耳垢随年龄增长逐渐变硬变稠厚,排出耳道的速度变慢,促使耳垢蓄积;
可以看到,出现耳垢栓塞的情况基本都有特定的诱因,不是随随便便就会发生的。另一方面,如果小概率情况真的发生在你身上,因耳垢栓塞引发听力障碍、耳痛、耳鸣、耳堵塞感等症状,那确实是得掏。但不是让我们自己掏,而是要去医院耳鼻喉科请医生做专业的诊断,再用专业的器材小心地取出来,必要时还需要配合其它治疗。不是自己捣鼓一下,或者找采耳师傅就能解决得好的。简而言之,没事的时候自己掏耳朵没必要且有风险,“有事”的时候,自己掏也解决不了。不就是掏个耳朵吗,还用得着去医院,是不是有点小题大作?这样真不行!耳道里的皮肤是很敏感、很脆弱的,一不小心就容易擦伤耳道壁、损伤鼓膜、戳伤鼓膜造成穿孔。关系到脆弱的耳朵,永远不要对自己的手法太过自信。来硬的不行,那软的可以吗?比如,只是拿棉签或硅胶耳勺?当然也是不建议的,因为很可能将耳屎(尤其是油性耳屎)推向更深处,造成或者加重耳垢栓塞。很多人本来耳朵没有堵,结果老是管不住手拿棉签去怼,最后反而堵了要跑医院。如果真的觉得耳朵油油的不掏不舒服,或者怕耳屎流出来有损形象,可以用柔软的纸巾轻轻擦拭外耳廓。保持表面洁净干爽就好,可别再往里搓了。网上流行一种带内窥镜的掏耳棒,能直接手机连蓝牙观察耳道情况。虽然工具看起来很有科技感,但我个人还是不建议自行购买操作,尤其不建议给孩子用。第一,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手法不稳,摄像头能帮到看到位置,却不能帮你控制力度和深度,小手一抖有可能酿成大祸。第二,小朋友对痒、痛的忍耐度较低,耳道受异物刺激时可能下意识扭头躲避,挣扎,从而导致意外发生。第三,使用这种工具容易形成对耳道过度清洁的追求,有事没事拿出来照照,掏一掏,会破坏耳道正常微生物环境,增加耳道外伤和感染的几率。至于那些往耳朵里灌牛奶、塞竹签的迷幻采耳操作,强烈建议大家不要尝试。否则你很可能喜提“外耳道炎”“鼓膜穿孔”等耳鼻喉科急诊套餐......在这里,我知道有家长要问:孩子年纪小还不会用语言自我表达,万一耳朵真堵住不舒服了,他也不会和爸爸妈妈说,这可咋整?事实上,常规体检时,儿保医生都会给宝宝体检耳道,观察耳道及鼓膜的健康,发现问题会联系耳鼻喉医生处理。所以我们一直强调,一定要定期带娃去儿保。
如果还没到做儿保的时候,这里推荐家长一个居家观察耳屎堵塞的方法:
① 请另一个人固定娃的头部和身体;
② 拉直耳道、扩张耳道口。用拇指、中指向后下轻轻拉耳垂,食指向反方向按压;
③ 推开耳屏前皮肤,露出耳道口;
④ 用一支直光远射小电筒(手机闪光灯是不行的),向耳道内垂直照射,这样就能看到耳屎了。
PS:如果看不到,可能是耳道没拉直,或者没选对光源,光是散的;或者,小婴儿耳道绒毛遮挡,这种情况需要电耳镜才能更好的看见。
如果发现耳道耵聍持续大块堵塞不能掉出,就需要面诊小儿耳鼻喉医生协助处理。当然了,除了耳垢栓塞之外,还有两种情况,是需要我们带孩子去医院掏耳朵的:碎头发体积细微,一旦巧合入了耳道,是很难拿出来的。如果进入得比较深,会因为鼓膜的震动,带来明显的痒感。如果没有产生什么不适,通常能自行排出。但如果产生明显不适,还是请医生协助清理去除吧。
小虫子进入耳道后,可能因不当的刺激造成昆虫啃咬以及更深的钻入,建议立即面诊医生处理。
但如果长时间反复进水,导致耳道潮湿,甚至散发馊臭味,还是尽快面诊医生检查吧。总结一下:平时在家没啥事别掏耳朵,真堵耳屎或者耳朵进东西不舒服了,就去医院找耳鼻喉科医生掏。技术杠杠的,谁试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