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遍却没被广泛了解的病,让多少女孩“丑”了一辈子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因为觉得自己不够好看,所以拒绝社交、拒绝别人的靠近;不断担忧着外表的一小处“瑕疵”,即便其他人根本注意不到;不断地将别人和自己进行比较,想成为除了自己之外的任何人;你看着镜子里自己的脸,忍不住崩溃大哭:“天哪,为什么我这么丑、这么恶心...”你可能会因此而沉迷化妆、抠皮肤、整容,在镜子前花好几个小时查看那些缺陷。你可能不停地向身边人求证,让他们来判断自己担心的某个部位是否有变化。也可能因此而拒绝出门、上课或上班,因为你不想和别人坐得太近,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外表有多糟糕。如果你有类似的症状,那么,是时候了解一种痛苦而普遍发生,却未被广泛了解的精神障碍——躯体变形障碍(Body Dysmorphic Disorder),简称 BDD。BDD,指的是患者过度关注自己的体像,并对自身体貌缺陷进行夸张或臆想。在大多数病例中,BDD 患者的关注对象,是一个或数个很小的或根本不存在的缺陷。并且,BDD 很容易伴有其他的精神障碍,最常见的是抑郁症,自杀的风险高于普通抑郁症患者。此外,社交恐惧症与强迫性障碍在 BDD 患者身上也很常见。女性患者也许会伴有进食障碍,而男性则可能有物质滥用、物质依赖的现象。她被英国男士杂志《男人装》选为 2008 及 2009 年度“百大性感美女”第一名。她是知名模特、《变形金刚》电影女郎,无数人为她的外形着迷。但她说:“我从未以其他人看待我的方式看待过自己。我人生中没有哪怕一瞬间,喜欢过自己的身体。”当有人指责梅根纯粹是在“凡尔赛”时,一名 BDD 患者站出来说:“我经历了很多治疗 BDD 的过程。从 19 岁被诊断出来,到现在 30 岁了,我仍然挣扎其中,每天都在和其他女人比较自己的外貌。你知道吗?很多人都说我很有吸引力,但每次我都不明白。我不明白他们的意思。我看不到他们看到的东西。我有各种强迫症症状。我有自杀的念头。”“所以,不管谁说自己深受 BDD 折磨,我都相信他们。我永远不会根据他们的外表来评判,因为我知道 ta 们看到的不是我看到的。我为 ta 们感到难过。”生活只有在我变得完美,或看起来完美后才会“开始”...但这永远不会发生。
有没有人觉得,因为自己丑,所以不允许自己打扮得漂亮?
因为没有完美的脸蛋和身材,所以我只能穿普通衣服。因为我太丑了,所以不能穿得时髦。
这基本上是“我的生活,要等到我变得完美才能开始”思维的另一种延伸,真的糟透了。你有没有因为认为自己很丑,以至于想和某个人分手,这样你就不用被他们看着?
如果单身就不会有太大压力,不必纠结另一半为什么要和我这种这么没吸引力的人在一起。因为当前任盯着我看时,我就会很不安,觉得他们应该找一个更漂亮、更好看的人。有人会录下自己一天 24 小时做任何事情的视频吗?
我总是很好奇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的,我会录下自己看电视、做饭、洗脸的过程,只是为了看看自己的样子。看自己是否很奇怪。我会反复观看这些视频,观察自己的举止和面部表情。我感觉自己看起来...不对劲。好像我不是一个正常的人类。实际上,我感觉自己根本不像人类。我看着别人,可以看到他们的人性。但我看着自己,却看不到任何东西。不是一个人,是一件不属于这里的物品...我不知道如何克服这个问题。外面天气很好,我想出去散步,但我不会这么做,因为这只会让我陷入不安。我无法忍受头发在风中乱飞,因为这只会让更注意到自己的外表,整个人很抓狂。我必须站在镜子前一遍又一遍地尝试扎起来,几乎崩溃,只是试图让它看起来符合我的要求。但无论看上去怎么样,我都会讨厌自己的样子。总而言之,我觉得自己很丑,不想被看见,所以所有闲暇时间我都呆在房间里。今天是我的休息日,而我在浪费它。现在太热了,我没办法穿连帽衫遮住自己出门。而我戴帽子又一副蠢样。我曾经下定决心,要么我接受激光治疗和整容手术,要么就结束我的生命。我没有朋友,与别人说话时心不在焉,因为我疯狂地苦恼着我的皮肤、头发或其他事。BDD 已经夺走了我的生命。我不是在生活,只是在勉强生存。医学博士 & 精神病学教授凯瑟琳·菲利普斯治疗过许多 BDD 患者。
一些患者,因为 BDD 而引起了购买问题,被诊断为“强迫性购物”。ta 们因为花太多钱购买化妆品、衣服,与各类觉得可以改善“缺陷”的商品,而负债累累,甚至破产。一些患者,在每天上班出门前,要花三个小时挑选衣服、穿了又脱、照镜子,不满意,脱了再穿,循环往复。“如果不这样做,我就无法出门。我试图停下来,但是我真的做不到!”还有一些患者,会不停地抠抓皮肤,ta 们无法停止伤害自己的外表,只为了消除那些微小的,但自己眼里“丑得可怕”的瑕疵——那可能是一道疤痕、一颗痘痘、甚至只是一个毛孔、小黑点。一名 26 岁的程序员告诉凯瑟琳博士,她一直呆在黑暗的房间里。因为只有这样,自己的缺陷才不会被看见。如果必须要在明亮的灯光下上班,自己宁愿辞职不干。BDD 患者担忧的地方不一,表现各样,但患者们都活在同一种恐惧中。“那种恐惧,就像你被告知患有一种晚期癌症,而这种癌症无法被手术治愈。这就是 BDD 带给我的感受,我每时每刻都能体验到。”认为 ta 们爱慕虚荣、矫情、“服美役”,“何不食肉糜”。ta 们一边愧疚于自己只关心“肤浅”的问题,不敢和别人说,也不敢主动求助。因此,BDD 应该像抑郁症、神经性厌食症或心脏病一样被视为一种疾病,而不是一个过度虚荣的问题。“这种疾病有它的特点,它不是道德缺陷的反应。如果患者可以停止对外表的胡思乱想,他们早就那样做了。如果他们仅通过意志力就可以使症状消失,结束他们的痛苦,他们也就不会痛苦了。自责只会加重他们的痛苦。”消费主义狂欢般制造恐惧,四面楚歌的凝视内化为人们身体的眼睛,四肢百骸、五官五感、层层逼近,让人丢失了自己,任这个糟糕的世界摆弄。更多人站出来,去定义那些被遗忘的疾病、为被污名化的心理感冒正名。让我们清楚自己身上发生过怎样一场战争,看见它、承认它、正面迎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