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女性体检时,这个常见的“异常信号”,可能是身体在求救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在现代医学检查中,妇科超声检查已成为女性健康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众多的超声检查结果中,“子宫内膜回声不均”这一表述频繁出现,引起了众多女性的关注和担忧。

子宫内膜回声不均,这个看似简单的医学术语,背后却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它并非一个独立的疾病诊断,而是一种超声影像学表现,提示着子宫内膜可能存在某些异常情况。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个现象,帮助广大女性朋友更好地理解这一超声表现,从而更加从容地面对可能的健康挑战,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担心。


什么是子宫内膜回声不均?

子宫内膜是女性子宫内部的一层特殊组织,它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的增厚和脱落,为女性的生育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生理基础。然而,当子宫内膜的组织结构或细胞排列出现异常时,超声检查就会捕捉到这种变化,表现为内膜回声的不均匀。

在超声检查中,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的回声是均匀的,子宫内膜在超声图像中通常表现为宫腔内的条状或线状回声。

然而,当子宫内膜出现病变或异常时,回声就会变得不均匀,出现增厚、斑驳、不规则等表现,这是一种超声描述性语言,而非疾病的诊断。这种不均匀的回声可能提示子宫内膜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但也可能只是正常的偶发超声异常,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导致子宫内膜回声不均的常见原因

1

生理性变化

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回声会随着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而发生变化。在月经期,子宫内膜会部分或全部脱落,形成月经血排出体外。这种脱落过程会导致子宫内膜表面不平整,局部可能有残留的内膜组织或血块,从而在超声检查中表现为回声不均匀。

月经期子宫内膜的血管扩张和血流增加,以支持内膜的脱落和排出。这种血流变化也会在超声检查中表现为局部回声的增强或不均匀。

月经结束后,子宫内膜处于最薄的状态,所以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会选择在月经结束后 1 周内去观察内膜,能够更清晰发现可能存在的病变;而在排卵期和黄体期,子宫内膜会逐渐增厚,回声也会相应增强。这些生理性变化是正常的,不需要过度担心。但如果回声不均超出了正常的生理范围,就需要警惕其他可能的原因。


2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形成的肿物,它们可以在超声检查中表现为局部回声增强或不均匀。息肉的大小和数量不一,可单发或多发,也可能引起异常的阴道出血、不孕等问题。

子宫内膜息肉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中较为常见,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协会 2024 年指南指出,子宫内膜息肉的恶变风险在一般人群中约为 0.5%-5.4%,但是在以下这些人群中,恶变风险会增加。

● 有肥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

● 年龄超过 60 岁的绝经后女性;

● 有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

● 使用他莫昔芬的患者。

子宫内膜息肉形成原因较为复杂,涉及激素水平失衡、慢性炎症刺激、血管生成异常、基因和遗传因素、药物影响以及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在高危人群中,我们应加强监测和管理。


3

宫腔粘连

宫腔粘连是指子宫内膜因损伤或炎症导致宫腔内壁粘连,形成瘢痕组织,使宫腔部分或完全闭锁。

常见的病因包括:

● 宫腔操作尤其多次的宫腔操作(人流、宫腔镜手术等);

● 子宫内膜炎;

● 子宫内膜结核;

● 盆腔放射治疗后等。

临床上常表现为月经量进行性减少甚至闭经、周期性下腹痛下腹坠胀、不孕或者反复流产等。

宫腔镜是诊断宫腔粘连的金标准。超声检查虽然不能确诊宫腔粘连,但是也是初步评估宫腔粘连的重要手段。


4

子宫内膜增生

子宫内膜增生定义为子宫内膜增生程度超出正常增生范畴,分为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性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

也存在高危因素,比如:

● 肥胖;

● 糖尿病;

● 高血压;

● 多囊卵巢综合征;

● 不孕;

● 口服他莫昔芬等。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为内膜癌前病变,其癌变率为 8%~27%,同时合并子宫内膜癌的比例高达 19%~45%,合并卵巢癌的风险约 4%,死亡率为 0.5%。

声检查中,增生的子宫内膜可能表现为回声不均匀或局部增厚。子宫内膜增生的高发年龄段以围绝经期以及绝经期女性为主,处在该年龄段的女性以及有高危因素的女性朋友,尤其当合并异常的阴道出血时,我们应该警惕该疾病可能。


5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绝经后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最常见的症状,超过 90%的绝经后女性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

而当绝经后女性的单层子宫内膜厚度超过4mm时,更需警惕子宫内膜癌的可能,尤其是伴有肥胖、未对抗的雌激素使用、多囊卵巢综合征、2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患者。超声检查中,子宫内膜癌可能表现为回声不均匀、形态不规则或局部明显增厚。


不同年龄段的处理和应对

1

育龄期女性 

对于育龄期女性来说,子宫内膜回声不均更可能与月经周期的生理性变化、子宫内膜息肉或增生有关。

一般如果是首次发现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匀,也没有其他临床表现比如阴道异常出血,不合并高危因素的情况下,我们一般会建议择期复查超声观察内膜变化或者在口服激素治疗后让内膜彻底剥脱再择期复查。

如果伴有异常子宫出血、月经改变、不孕等症状,或合并高危因素,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活检等,以明确诊断。


2

围绝经期女性

围绝经期女性的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子宫内膜回声不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此时,除了生理性变化外,子宫内膜息肉、增生甚至癌变的风险也逐渐增加,临床处理上相对会比较积极。尤其当合并高危因素时,应高度重视,我们会倾向于积极获取子宫内膜的病理。

对于围绝经期女性的子宫内膜息肉,如有持续月经异常,建议及时进行宫腔镜下切除,以避免恶变风险。

如果子宫内膜增生,根据病理类型,同样可采用孕激素治疗或是手术治疗,如果选择药物治疗,需定期复查超声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3

绝经后女性

绝经后女性的子宫内膜本应处于萎缩状态,回声应较薄且均匀。如果出现回声不均,尤其是伴有绝经后出血,需高度警惕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的可能。

如果确诊为子宫内膜癌,需根据病情进行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对于子宫内膜息肉,即使无症状,也建议进行宫腔镜下切除,以避免潜在的恶变风险。

如果是子宫内膜增生,需根据病理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因为患者已经绝经,更倾向于手术切除子宫。

建议育龄期女性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超声检查、宫颈癌筛查等;


日常生活中可以如何预防?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疾病是子宫内膜病变的高危因素,所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维持子宫内膜的健康至关重要。

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饮食上,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蔬菜、水果,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游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调节内分泌。

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尽量改善代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还能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增强生活质量。


2

定期体检

定期的妇科体检是早期发现子宫内膜问题的关键。尤其是无症状性病变,基本都是通过体检发现。

建议育龄期女性每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包括超声检查、宫颈癌筛查等;

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更应该重视全身体检的情况。


3

关注身体变化

女性朋友们应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如月经周期的变化、是否有异常出血、是否有下腹部疼痛等。

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不要拖延。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因为情绪波动也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子宫内膜的健康。

子宫内膜回声不均虽然听起来有些令人担忧,但其实通过前文,我们也了解到生理性因素以及很多内膜的良性病变都是可以导致这一现象的,所以无需过于紧张和担忧,我们通过及时的检查,并寻求专科意见,大多数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希望这篇科普能帮助广大女性朋友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重视自己的子宫健康。记住,关爱自己,从关注身体的每一个小细节开始。


来源:科普中国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