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癌症是“养”出来的!4个口口相传好习惯,竟在滋养癌细胞!越养生的人越易中招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这是一个谈癌色变的年代。人人害怕癌,想方设法养生、防癌,为此费尽财力和心劲。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可惜且可怕的是,不少人用错了方法。例如,以下4个国人口口相传、天天坚持的“养生好习惯”,竟是在悄悄滋养癌细胞!
 

摄图网_501361906_老年人太极锻炼(企业商用).jpg

沉迷肉补,养出肠癌
 

国人一讲到养生,免不了会吃吃喝喝补身体。而补身体,大家最喜欢的便是肉补。坦白讲,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荤腥在大家餐桌上几乎每餐都能见到。若再沉迷于肉补,那么必会超出人体所需。一旦摄入的肉类超过人体的需求,多余的营养物质会成为细菌的温床。在细菌的作用下,肉类中富含的蛋白质、脂肪等物质会迅速腐败,产生对健康极有危害的物质。而肠黏膜长期遭受有害物质的“熏染”,“炎症——坏死——再生”的过程不断轮回,黏膜细胞在修复过程中一旦走上“歧途”,就会发生恶变,成为癌细胞。

摄图网_500456567_牛排静物特写(企业商用).jpg


长期吃素、低碳饮食,
吃出脂肪肝、贫血、胆结石......
 
有些人沉迷肉补,有些人则喜欢长期素食、低碳饮食,譬如不少三高患者和减肥人士。然而,素食者长期不沾荤腥、清汤寡水,很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①脂代谢时所需要的酶和维生素不足,譬如载脂蛋白合成不足,会影响人体内脂类物质的“流通”,造成脂肪代谢紊乱,从而引起脂肪肝、高脂血症等。
②体内维生素B12缺乏,容易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和各种精神障碍症状。
③脂肪摄入不足,会增加患胆结石的风险。

④脂质和矿物质等摄入不足,还会对人的骨质发育、生育能力、免疫力等产生危害。

至于低碳饮食,即吃很少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主食。这种饮食方法,短期内间或进行,于身体有益。但长期这样吃,人体容易处于过度饥饿的状态。这样一来,身体无法从饮食中获得足够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葡萄糖,就会将体内其他部位储存的脂肪、蛋白质动用起来,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导致血清中游离的脂肪酸增高。而脂肪代谢出现异常,就容易导致脂肪肝。

摄图网_500838998_减脂餐蔬菜牛油果沙拉(企业商用).jpg

大量吃水果养生,吃出脂肪肝

近年来,“水果代餐”养生法大为流行,然而,它看似低脂健康,实则伤肝。问题主要出在,水果的糖分含量多半比较高。再加上发达的现代农业技术,使水果变得更加香甜,这让不少人一吃水果就“上头”,停不下来,不知不觉摄入大量糖分。而且重点是,水果所含的糖分中,不少是果糖。它比葡萄糖更甜,且其吸收不会促进胰岛素分泌,吸收后的果糖会直接进入肝脏。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有学者发现,过多进食果糖,会引起肝脏疾病。而许多研究也表明,过食果糖会影响脂肪代谢,同时增加肝脏的负担,从而导致脂肪肝。另外,还有一小部分水果脂肪含量也不低。别躲了,说的就是你们:牛油果、榴莲、椰子!这类水果不可多吃常吃,否则越吃肝脏越肥。当然,肝脏脂肪超标,本身并不直接导致肝癌,但肝脏一旦发生炎症,随着炎症对肝细胞的破坏,肝细胞出现纤维化,久而久之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摄图网_501585259_新鲜水果特写(企业商用).jpg


多喝热水,养出食管癌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一项报告警告:“饮用65摄氏度以上热饮有致癌风险”。我们的口腔和食管表面覆盖着娇嫩而脆弱的黏膜,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能耐受的高温也只在50℃~60℃,超过65℃便能烫伤黏膜。偶尔的烫伤还可以自我修复,但经常吃热烫食物的人,食管在反复损伤和修复的过程中,不正常的“异型性”细胞会越来越多,日积月累,它们会逐渐恶变,甚至演变成癌细胞。就算不得癌,口腔溃疡、食管溃疡等问题也是避免不了的。说了这么多,我们到底怎么吃才健康呢?
 

摄图网_501162800_青年男性肚子痛(企业商用).jpg

这样吃,才是真养生
 
1、控脂增纤
控脂,即控制脂肪的摄入量,不多吃,也不能一点都不摄入。增纤,即增加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使毒素、致癌物等随粪便一起排出体外,缩短其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减少肠道对其再吸收,从而降低肠癌的发病风险。
 
2、保证均衡饮食,“杂食”才是王道
通常,在考虑膳食均衡和总热量合适的情况下,摄入的食物种类越多越杂,得到的营养越全面,对人的健康越有利。
基于以上两点,建议大家:
①少吃油炸、高脂、高糖、高盐食物,饮食以清淡、营养为宜。
②合理吃肉,比如多吃白肉(如鸡肉鱼肉)、少吃红肉(如猪肉),每天吃肉不超过“一拳头”。

③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平时适当多吃水果、蔬菜。同时,可适当增加杂粮和薯类在饮食中的比例。


3、不碰烫食烫水

改掉“趁热吃喝”的习惯,将热食热饮稍微放一放,凉一凉,用嘴唇抿一抿,试一试,感觉不烫口再食用。


内容来源:养生每日推送

图片来源:已获版权摄图网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